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刘万鸣"
30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花鸟画呼唤回归传统
收藏 引用
《中华文化画报》2014年 第5期 92-97页
作者:刘万鸣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院主办的全国花鸟画教学研讨会,对于中国画的创作而言,意义重大。中国画创作重要,教学尤为重要。因为它关系到中国花鸟画创作体系的更新创立,关系到中国花鸟画发展的现状与未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的中国画的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画者,浩然之气
收藏 引用
《中国艺术时空》2016年 第3期 3-5页
作者:刘万鸣中国艺术研究院 
作者认为,绘画,首先要有浩然之气,即大气,正气。而此源于人文修养。作者自幼喜欢绘画,至今二十五载,这当中,作者在绘画的同时不停的思考绘画与思想,与人生境界之间的关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文载画——王春江国画之操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1997年 第1期 38-64页
作者:刘万鸣天津社会科学院国画研究中心 研究人员 
中国绘画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除由于本身材料造成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它以诗、书、画、印合一体的艺术特点所决定的。要求画家不但在绘画技法上有一定能力,要以文养画,以多方位的修养来充实完善自己的绘画作品。这也是大部分中国画家之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谈谈“为农民工塑像中国画主题创作展”
收藏 引用
《中华文化画报》2012年 第6期 16-29页
作者:刘万鸣 李静 
李静(记者):"同在蓝天下—为农民工塑像中国画主题创作展"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承办的,想请您针对你们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的部分画家来谈一些感受。首先能从精神层面谈一谈您对这次农民工塑像画展的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砚边寄语
收藏 引用
《中华书画家》2019年 第1期 74-79页
作者:刘万鸣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中国画学会 
独善与兼善画中圣贤之士,有二:一为独善其身者,小隐也;二为兼善于民者,大隐也。前者抱道自尊,岩栖谷隐。薄富贵,轻功名,看破红尘,无争无竞,高风亮节,一任自然,画风呈隐逸、清雅、萧疏之气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砚边寄语
收藏 引用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1998年 第1期 56-57页
作者:刘万鸣 
一、画贵有己中国绘画自"受命应篆","史皇作图",历经数干载,经久弥新,源流长远。诗书泽躬,博大精深,书画同源,古不移,其气象灿烂,昭然可睹,非他族、他国艺术所替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砚边寄语
收藏 引用
《国画家》2001年 第2期 8-9页
作者:刘万鸣天津美术学院 
中国绘画自伏羲八卦,苍颉造字,历经数千载,经久弥新,源流长远。诗书泽躬,博大精深,书画同源,古不移,其气象灿烂,昭然可睹,非他族、他国艺术可替代。以史为镜,“以西代中”之说已成支碎之言,破绽百出。20年代,美术革命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怪石——中国花鸟画中的奇特现象
收藏 引用
《国画家》1996年 第5期 39-41页
作者:刘万鸣 
在花鸟画创作中,怪石与花鸟的结合从古至今已形成创作中的一种规范。然而人们却始终把单独的花、鸟,或花鸟的结合,花鸟与怪石的结合,甚至单独的怪石等构成的作品统称花鸟画,而未把怪石列入这泛指的名称。原因是花鸟画确立的初期,作品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记住乡愁--山东民艺展”研讨会纪要
收藏 引用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0年 第5期 8-13页
作者:本刊记者 王春法 刘万鸣 冯骥才不详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民协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王春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这个展览是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潘鲁生教授收藏的山东民间艺术为基础做的。有些人觉得这些东西挺散、挺土,到国家博物馆展览,到底能不能站得住?实际上展览的社会反响非常好,有很多同志希望这个展览在全国做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溪岸听泉》
收藏 引用
《艺术学研究》2020年 第4期 2-2页
作者:刘万鸣不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