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刘俊强"
4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非参数化方法在DNB传递分析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4年 第6期48卷 1004-1008页
作者:刘俊强 黄禹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0241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偏离泡核沸腾(DNB)传递分析中一个最基本的工作是确定燃料棒内压的概率分布。通常假设燃料棒的内压服从正态分布即传统的参数化方法。但燃料棒的内压不总是满足正态分布或与正态分布相差较远。为克服这一不足,本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具有反馈延迟特性系统的最优控制器设计及其算法实现
收藏 引用
《控制理论与应用》1999年 第5期16卷 691-695页
作者:李冬梅 刘俊强 胡恒章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工程系哈尔滨150001 
针对反馈传感器具有延迟特性的一类系统,提出了三自由度WienerHopf 最优控制器设计方法,并给出了状态空间实现算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中学习策略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教育探索》2004年 第8期 33-34页
作者:刘俊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一、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原则1.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首创精神,在教学设计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2)给学生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中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BP神经网络在DNBR计算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核技术》2015年 第7期38卷 90-94页
作者:黄禹 刘俊强 刘乐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0241 
在压水堆事故分析中,通常采用系统分析程序、热流密度计算程序和子通道分析程序分步计算堆芯偏离泡核沸腾比(Departure from Nucleate Boiling Ratio,DNBR)。利用该方法计算的堆芯DNBR结果准确性较好,但是计算过程繁琐、费时。对于系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体化核反应堆套管管束式换热器设计与试验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 第12期46卷 2065-2068页
作者:陈明辉 厉日竹 何晓艳 刘俊强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4 
建立了套管管束式换热器的计算模型,以便进行该种换热器热工水力学设计计算和结构优化。利用该模型,研.究了一体化核反应堆自然循环和迫循环两种工况下该换热器的比表面、传热系数、体积比功率等特性,确定了优化方向。以自然循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入侵检测系统IDS的安全性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年 第11期20卷 69-72页
作者:刘俊强 饶元 霍华河南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陕西西安710049 
通过对IDS系统的安全性和脆弱性的分析,提出了IDS系统安全度、入侵度以及脆弱度等安全评价指标,并在总结目前存在的攻击和躲避IDS系统的工具及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新型的IDS安全体系结构实用配置模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浅析我国教学设计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收藏 引用
《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 第11期17卷 13-17页
作者:潘永刚 刘俊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教学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该文首先追溯了我国教学设计的历史,肯定了教学设计研究日趋繁荣的局面及取得的成果[1]。然后从一门学科是否成熟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教学设计的现状,指出了我国教学设计研究中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同伴互评电子作品的影响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 第12期33卷 58-62页
作者:殷宝媛 刘俊强 于纪明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探索影响同伴互评电子作品的信度和效度的因素,并考察这些因素是否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同伴互评电子作品的信度和效度与利益相关性因素、个体差异因素、执行成本因素有关,这三个因素维度下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复杂工业过程仿真系统的虚拟环境
收藏 引用
《系统仿真学报》2000年 第3期12卷 189-192页
作者:刘俊强 伞冶 王子才 刘海涛哈尔滨工业大学仿真中心哈尔滨150001 
为提高仿真逼真度和仿真功能可扩充性 ,本文对当前复杂工业过程仿真系统的仿真环境所存在的缺点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建立复杂工业过程仿真系统的复制与虚拟环境相结合的设计思想 ,并通过电站网控仿真系统仿真环境的设计 ,讨论了这种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跌跤体验驱动的工程类课程创新设计
收藏 引用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年 第3期40卷 147-154页
作者:李莉 刘俊强 刘志光东北林业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针对高校工程类专业课程的特点和创新要求,在跌跤体验驱动的教学理念下,以提升核心素养为目标,从痛点出发,对工程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学习评价机制及教学支架的搭建完成了创新设计。以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软件工程导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