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针对样例主从式双余度飞控计算机体系架构,提出一种容错管理策略,设计了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资源管理、故障恢复等算法。在无人机半物理仿真平台下进行了容错策略算法测试,结果表明,该容错策略正确,算法功能和性能满足工程应用需求。
摘要:在分析单个衰减片、一对类V字型排列的衰减片、一对平行型排列的衰减片光斑分裂特征的基础上,给出N个衰减片使用时,光斑能量分裂、分裂光斑各级中心间距及重叠部分的表征方法。探寻出2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并给出详细的设计方法、使用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存在最优入射角,可使各级杂斑间距最大,对于折射率为1.4~1.7的常用的衰减片介质材料,最优入射角为48°~50°;充分利用类V字型、平行型组合衰减片的光路传输特点,合理摆放衰减片、科学使用光阑,可有效去除各级杂斑,获得理想的单一主光斑。
摘要:【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作用。【方法】对48例经病理学证实的NSCLC患者行18F-FDG PET/CT检查。由两位放疗科医师分别根据采集到的单纯CT和PET/CT融合图像勾画三维适形放疗靶区,利用Topslane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勾画靶区范围,分别称为CT-GTV1、PET-GTV1、CT-GTV2、PET-GTV2。比较四者异同。对PET/CT勾画的靶区进行计划设计并实施放疗,疗后进行随访。【结果】3例因发现远处转移而未采取根治性放疗,其余45例均完成放疗。平均CT-GTV1为179.3 cm3,平均CT-GTV2为197.0 cm3,利用配对t检验分析发现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6)。平均PET-GTV1为161.7 cm3,平均PET-GTV2为162.2 cm3,未见统计学差异(P=0.496)。放疗医师1勾画结果中29例(64.4%)PET-GTV较CT-GTV小,平均减少45.3 cm3,其余16例(35.6%)PET-GTV较CT-GTV大,平均增大30.7 cm3。放疗医师2勾画结果中33例(73.3%)PET-GTV较CT-GTV小,平均减少58.4 cm3,其余12例(26.7%)PET-GTV较CT-GTV大,平均增大28.8 cm3。随访结果:肿瘤局部控制率为71.1%,11例出现了远处转移,8例出现了局部复发。1年生存率为66.6%。3例发生Ⅰ~Ⅱ级放射性肺损伤。【结论】PET/CT减少了由于勾画者不同而引起的靶区差异,使靶区勾画更为容易和准确。精确靶区放疗保证了肿瘤局控率的同时,有效的减少了正常组织受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