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刘吉英"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线上线下多维度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收藏 引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5年 第2期 060-063页
作者:王泽龙 刘吉英 余奇国防科技大学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随着生成式大模型技术的飞速进步和智慧教学环境的不断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高校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创新手段。然而,该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与实施层面仍存在混合维度单一、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本文深入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例
收藏 引用
《教育教学论坛》2025年 第9期 52-55页
作者:王泽龙 刘吉英 余奇国防科技大学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创新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之一,该共识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认识。围绕创新能力培养,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为例,针对个性化教学模式展开研究探讨,首先介绍了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准备与智慧环境准备等个性化课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焦平面编码高分辨率红外成像方法
收藏 引用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1年 第11期40卷 2065-2070页
作者:肖龙龙 刘昆 韩大鹏 刘吉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红外成像系统由于探测器加工工艺的限制,很难通过减小像元尺寸或增加阵元数量的方式实现高分辨率成像。压缩感知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提高成像分辨率的方法,在光学系统的焦平面处放置编码掩膜,使得红外探测器得到的图像是被观测场景的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测速定轨体制的布站几何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宇航学报》2007年 第1期28卷 53-57,93页
作者:刘吉英 朱炬波 刘也 胡增辉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长沙410073 
测速定轨体制下弹道参数估计的精度与布站几何的关系不同于传统的测距测速体制。从定轨的原理出发,分析测速体制下布站几何对弹道参数估计精度的影响,并采用遗传算法,在一定空域范围内无约束搜索和给定备选站址中的搜索两种应用背景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压缩感知的低数据率雷达采样与成像方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2年 第7期34卷 114-119页
作者:刘吉英 朱炬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系湖南长沙410073 
传统的信号获取体制要求采样率大于两倍信号带宽,这使得高速率A/D转换成为经典超宽带高分辨雷达系统的瓶颈技术之一。压缩感知理论提供了一种低速率采样的信号精确采集和重构方式。本文基于压缩感知理论,提出一种新的雷达采样与成像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压缩感知理论与光学压缩成像系统
收藏 引用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 第2期36卷 140-147页
作者:严奉霞 王泽龙 朱炬波 刘吉英国防科技大学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压缩感知理论为提升信息获取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它表明当被探测信号具有稀疏性时,则获取信号所必需的测量数据与其稀疏度K量级相当,而远小于信号的维数N(Shannon采样定理所要求的采样数)。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成像技术(压缩成像)则将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导学创意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07年 第4期 34-35页
作者:刘吉英福建厦门市集美中学 
单元导学设想:(建构从个性到共性再到个性的品读虹桥)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单元的诗歌虽然长短不齐、国别不一,但都于含蓄朦胧之中隐匿着一个丰富斑斓的情感世界,充盈着美的享受,活跃着灵动的情感,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净化学生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教案是教学思路 课堂更需要对话——把《道士塔》教案变成课堂的反思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08年 第7期 40-42页
作者:刘吉英福建厦门市集美中学 
教案是一堂课的骨架,起着支撑的作用。优秀的教案,是有灵魂的教案,它呈现的是清晰的教学思路,张扬着执教者的教学个性,体现了执教者的教学理念。在当今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上不好阅读课的根本原因,不是不会驾驭课堂,而是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06年 第9期 32-33页
作者:刘吉英福建厦门市集关中学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调动成长的亲身体验感悟,以我读“我”,与文本深层对话,从而读懂作品,理解文章要表达的隐晦主旨——揭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提高散文的阅读鉴赏能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古典诗歌教学中创造性质疑活动的激发策略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4年 第7期 75-77页
作者:刘吉英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 
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对问题的巧妙设计是引发课堂生本深度对话、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真实发生的关键。文章倡导在古诗教学中巧用比较法激发“品常字、观象意、探本心”的创造性质疑活动,以期有效唤醒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让深度学习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