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刘国君"
5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课改下的中国画教学——新课改下活用教材,创新中国画教学
收藏 引用
《美术大观》2018年 第4期 150-151页
作者:刘国君沈阳市铁西区勋望小学 
2011再一次修订《课标》,是国家战略的必要性,更因为美术本身也发生了变化。新课改下怎样活用教材,创新中国画教学,把有几千年历史底蕴的中国画化繁为简,推故出新?带着这样的思考,我灵活地使用教材,在有限的课堂上开发中国画,力图把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机在物料输送及综合原料堆场生产系统上的应用
收藏 引用
《轻金属》1990年 第1期 12-15页
作者:刘国君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本文较为详细地报道了微机在原料堆上的应用。它能从原则系统控制各部位的设备,并能满足各部位设备的需要。本机控制设备多达300多台。除上述外,微机在提高效率、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方面都有极大的好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气动悬浮非接触输送装置的输送性能
收藏 引用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5年 第3期45卷 814-819页
作者:刘建芳 陈洪霞 刘国君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春130022 
为了实现重载物体的非接触输送,设计了一种气动悬浮式非接触自动输送装置。研究了静压型气浮支承的工作原理和非接触输送机理,建立了悬浮结构和输送结构的物理模型,并加工了试验样机。同时搭建了步进电机点动控制系统,利用WPLSoft软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异型接头表面展开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与制造》1992年 第6期 43-44页
作者:刘国君辽宁省开原锅炉机械安装公司 
这里所讲的异型接头指上圆下方变型接头(又称天圆地方接头),即顶面为圆形,底面为正方形的一种过渡接头。对于这类接头大都属于不可展平面,它的近似展开都是设计成若干可展平面组合;但是仍存在着一定缺点,比如在展开画法上比较麻烦,同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压电式精密输液微泵的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2006年 第4期14卷 612-616页
作者:刘国君 程光明 杨志刚吉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5 
提出了一种用于精密输液的压电驱动式微型泵,该泵在结构、原理上均有别于传统泵。在实验室中设计、制作了实验样机,同时为取得控制流体精密输送的方法与规律,自行设计、制作了专用电源。通过系统的实验测试和研究进一步验证:压电驱动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球阀式压电薄膜泵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压电与声光》2005年 第2期27卷 118-120,130页
作者:曾平 刘国君 杨志刚 程光明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5 
提出一种新结构的球阀式压电泵,分析了球阀式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原理,设计、制作了样机,对球阀式压电泵的电压工作特性以及频率工作特性等方面性能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和测试,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及其对结果的分析,为有阀压电泵(特别是球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型压电泵系统的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2005年 第3期13卷 318-323页
作者:杨树臣 程光明 刘国君 刘建芳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5 
提出了一种整机采用迭片式结构,单向阀采用悬臂梁式薄片阀的新结构微型压电泵,设计、制作了实验用样机泵,设计了正弦信号发生器电路,将产生的正弦信号经过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后,作为该泵的电源驱动,通过对该泵的工作性能进行较为系统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型压电泵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 第4期27卷 336-340页
作者:刘国君 程光明 杨志刚 曾平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春130025 
提出一种由压电晶片驱动的新结构微型泵,选用悬臂梁式单向阀,并采用迭片技术。在实验室中设计、制作了实验样机,其中重要件如泵体和金属单向阀片均通过精密机械加工工艺制作而成。通过系统的实验测试和研究得出了许多有益的实验结果: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阀压电泵驱动的集成式微混合器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8年 第1期52卷 92-99页
作者:王记波 刘国君 马祥 刘建芳 姜枫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春130025 
设计了一种无阀压电泵驱动的集成式微混合器,其中无阀压电泵采用三棱柱阻变高度流道式结构。利用等效电路模型研究了无阀泵的流动特性,并应用Fluent软件对无阀泵及Y型微流道进行了系统仿真分析,确定了无阀泵和Y型微流道的结构参数,并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析网络广播剧的艺术特征
收藏 引用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年 第8期 68-70页
作者:徐伟东 刘国君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长春人民广播电台 
与传统意义上的广播剧日渐淡出听众视野,越来越成为少数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关注对象的同时,近几年来,一种在网络上传播的、既具有传统广播剧的形式,又与传统广播剧在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上存在很多区别的网络广播剧却是方兴未艾。不但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