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刘宇聪"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大凌河白石水库淤积分析
收藏 引用
《泥沙研究》1999年 第5期24卷 48-55页
作者:金宝琛 王立强 刘宇聪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本文介绍了大凌河白石水库泥沙设计中,排沙运用方式、死水位及底孔泄流规模的确定原则及方法,采用2种数模计算和物理模型比较的库区淤积量及库容变化过程。对库区纵、横向淤积形态,坝前区冲刷漏斗形态、尺寸及干、支流三角洲的关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观音阁水库碾压混凝土坝底孔设计
收藏 引用
《东北水利水电》1992年 第4期10卷 2-4页
作者:刘宇聪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观音阁水库大坝均采用碾压混凝土施工。泄水底孔坝段设2个底孔,采用通仓、薄层以及与其他坝段联合碾压连续上升的快速施工方法。针对碾压混凝土的特点,对底孔结构布置、结构分析及底孔细部设计作了初步探讨,比较后选用了长压力管道方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白石水库的异形宽尾墩挑流消能
收藏 引用
《水利学报》2000年 第8期31卷 55-59页
作者:倪汉根 王庆国 刘宇聪 唐羽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116023 辽宁水电设计院辽宁沈阳110006 
介绍了异形宽尾墩挑流消能的设想和方式 .结合辽宁省白石水库溢流堰进行了平尾墩、宽尾墩和异形宽尾墩挑流消能模型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异形宽尾墩挑流消能的单宽冲坑面积、最大冲坑深度均约为相应平尾墩的一半 ,异形宽尾墩也明显地优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白石水库取水压力钢管的新技术应用
收藏 引用
《水利水电技术》1998年 第9期29卷 53-54页
作者:丁贵东 刘宇聪 张祖良 梁长玉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沈阳110006 辽宁省水利水电工程局辽阳111000 
白石水库取水工程主管道为压力钢管,设计中采用了波纹管膨胀节,以满足坝体变位要求;采用阴极保护和涂装To树脂的防腐方法,以提高防腐年限.这两项新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在国内尚属首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上湾子Ⅰ级水电站工程设计
收藏 引用
《东北水利水电》2003年 第3期21卷 8-9页
作者:杨瑞新 刘宇聪内蒙古赤峰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辽宁省石佛寺水库建设管理局辽宁沈阳110000 
本文简要介绍了上湾子Ⅰ级水电站工程的地质条件、气象与水文条件及水利、动能、水库及工程总体布置,并就该工程主要建筑物的设计技术特点、主要优化修改设计作了论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牛顿渐近法在水力学计算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东北水利水电》2003年 第2期21卷 22-22,38页
作者:杨瑞新 刘宇聪内蒙古赤峰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辽宁省石佛寺水库建设管理局辽宁沈阳110000 
文中简介了几个可以采用牛顿渐近法进行计算的水力学计算公式,并用计算实例论证了此方法只需4~5次迭代计算就可以获得相当精确的数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白石水库工程设计的几个特点
收藏 引用
《东北水利水电》1999年 第1期17卷 13-14页
作者:刘宇聪 宋纯玉 姜尚方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白石水库是辽宁省西部干旱地区大凌河干流上的一座大型水库,是继观音阁工程之后修建的第二座RCD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根据大凌河多泥沙的特点,在底孔表面采用了耐磨蚀的硅粉混凝土新材料,应用了油压启闭机新技术,在大坝下游折坡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凌河干流梯级水库的规划
收藏 引用
《东北水利水电》1998年 第3期16卷 12-15页
作者:胡中一 姜尚志 刘宇聪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为适应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和各部门对水的需求及城市防洪标准的要求,经规划,拟在大凌河干流建梯级水库,即上游的上窝堡水库、中游的闫王鼻子水库、下游的白石水库。本着上、下游兼顾的原则,按近、远期不同用水要求,并结合地方财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白石水库溢流坝异形宽尾墩挑流消能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东北水利水电》1999年 第2期17卷 21-22页
作者:蔡大信 姜尚方 刘宇聪 唐与 倪汉根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白石水库溢流坝大单宽流量消能形式在国内首次采用异形宽尾墩挑流消能形式,使冲刷坑变得浅而长。文中简述了异形宽尾墩的定义、消能机理、效果和采用的数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的单相故障分析
收藏 引用
《水电站设计》2024年 第4期40卷 58-62页
作者:李帅霖 吴晋媛 王定俊 王婷婷 刘宇聪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0000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四川成都610041 西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西昌615000 
新型电力系统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内容,新能源发电的集电线路汇聚在升压站35 kV母线上,该母线采用专用接地变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具有集电线路长、运行条件差、单相接地故障发生频率高等特点,通过对集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