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刘希刚"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和谐文化视阈中的书法和谐精神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8年 第A2期24卷 5-7页
作者:刘希刚江苏省妇女联合会江苏南京210018 
书法是中国特色文化,渗透着浓厚的和谐底蕴。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发挥书法宣扬和谐精神的社会作用,推动和谐文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底线”与“底线思维”
收藏 引用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 第2期41卷 5-11,189页
作者:刘希刚南京大学哲学系 江苏省妇女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6 
在哲学视阈下,"底线"是量变和质变的节点,"底线思维"是被动向主动的转化。传统工业文明在个人主义、物质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主导下,出现了人的物质需求缺底线、人的伦理道德失底线和人类破坏自然无底线的突出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具备星间链路的中轨对地观测星座设计
收藏 引用
《宇航学报》2015年 第4期36卷 463-469页
作者:黄缙 张莎莎 张新伟 刘希刚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100094 
采用轨道高度为2165.6 km、回归周期为1天的太阳同步回归轨道建立了一个包含6颗卫星、具备星间链路的中轨对地观测星座。通过卫星自身的侧摆姿态机动功能,可以实现对同一目标1天之内的多次观测,以完成区域性准实时成像、灾害灾情监测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立体像对的交会角和等分仰角选择原则
收藏 引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年 第S1期54卷 19-24页
作者:景泉 郭倩蕊 高洪涛 刘希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遥感卫星总体部北京100094 
目前已有相关研究从遥感影像数据处理反向出发,研究了交会角和等分仰角对图像定位精度影响的经验关系。本文从遥感卫星设计正向出发,基于立体像对空间前方交会原理,设计定位精度模型。定量描述立体像对的交会角和等分仰角(包含不对称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中继测控天线覆盖特性优化研究
收藏 引用
《航天器工程》2015年 第1期24卷 90-96页
作者:黄缙 刘希刚 景泉 莫凡 杨帆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100094 
我国天链一号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初步建成,大大提高了低轨用户卫星的测控效率,但用户卫星中继测控天线有限的波束角影响了其对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覆盖率。为此,文章提出一种垂直于卫星轨道面方向的准半球状增益中继测控天线布局方式,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氨酯乳液涂饰剂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皮革化工》2004年 第5期21卷 18-20页
作者:刘希刚天津南华皮革化工有限公司天津300163 
通过配方设计 ,原料选择和制备工艺的控制 ,制备了聚氨酯乳液涂饰剂。讨论了 -NCO含量、MDI/TDI配比、小分子聚醚多元醇N2 10 /N2 2 0等对聚氨酯乳液性能的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简介钢大模清水砼在工程应用中的质量控制
收藏 引用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4年 第3期25卷 81-83页
作者:刘希刚深圳市建业建筑工程公司广东深圳518040 
根据钢大模清水砼在某高层住宅工程的施工情况,简单介绍钢大模清水砼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
收藏 引用
《广西社会科学》2018年 第1期 20-24页
作者:刘希刚 刘扬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山东大学哲学系山东济南25010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走向生态文明,体现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与时俱进发展。经历过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实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提出科学发展观等生态环境建设四个阶段的历史探索,我们党把生态文明确立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比例尺航天测绘系统体制研究
收藏 引用
《航天器工程》2017年 第1期26卷 12-19页
作者:莫凡 曹海翊 刘希刚 张新伟 高洪涛 黄缙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100094 
航天测绘可通过多台线阵相机立体成像、单台线阵相机姿态机动成像、面阵相机立体成像等多种体制实现。文章针对大比例尺(1∶5000~1∶2000)航天测绘任务的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了降轨双线阵立体成像、双星编队立体成像等新型实现体制,从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圆极化频率复用数传链路极化损耗影响分析
收藏 引用
《航天器工程》2012年 第6期21卷 98-102页
作者:张莎莎 刘希刚 黄缙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100094 
对双圆极化频率复用技术的原理进行了说明,并介绍了影响链路性能的关键参数——交叉极化。通过对遥感卫星极化复用数据传输链路的分析,从工程应用的角度研究了交叉极化的产生及其对链路极化损耗的定量影响。可为极化复用数传链路的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