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刘延晨"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关于地铁线路合理站间距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工程技术研究》2022年 第22期7卷 212-214页
作者:冯静霆 刘延晨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10 
影响地铁站间距的因素很多,文章从地铁列车模拟牵引曲线角度分析,提出合理站间距的判定前提和标准,结合线路具体实例介绍合理站间距的计算方法。统计结果表明,地铁合理站间距大小与地铁设计速度有关,与地铁车型关系较小。相同目标速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广州地铁4号线大直径单圆双线盾构施工段的线路平面设计
收藏 引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0年 第8期23卷 19-22页
作者:刘延晨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510010 
介绍了采用大直径单圆双线盾构施工技术与采用传统盾构技术的设计差别。详细阐述了左右线平面设计方法及比选。基于广州地铁4号线,对线间距等关键参数进行了计算。从防火门设置、建筑限界、施工误差等方面校核了线间距取值的合理性,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铁既有线与延伸段在隧道衔接处的线路错位解决方案
收藏 引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0年 第8期23卷 50-52,57页
作者:刘延晨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510010 
国内目前尚无简单、实用的思路或方法能够快速解决地铁既有线与延伸线隧道衔接处线路错位问题。根据限界、施工工法特点提出双边控制法,限定线路方案变化范围,实现线路调整可视化,提高工作效率;以广州地铁4号线南延线与既有线隧道衔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南京地铁机场线高架U梁段同心圆设计
收藏 引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年 第8期17卷 62-65页
作者:刘延晨 刘国祥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工程师510010 
目前,U形梁在国内轨道交通工程中已有较多应用,但尚未有成熟、系统的同心圆设计经验可供借鉴。结合南京地铁机场线工程,对高架U形梁段的同心圆设计进行详细阐述,从U梁施工工法角度,合理选取曲线加宽量,减少预制模具的种类,压缩模具及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广州地铁预制节段拼装高架桥直线最小线间距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都市快轨交通》2020年 第1期33卷 49-53,59页
作者:刘延晨 任祥 梁创佳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510010 
节段预制拼装技术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已有较多应用,但尚未有成熟、系统的线路设计经验可供借鉴,针对该工法下的直线段最小线间距设计问题,结合广州地铁14号线工程开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节段拼装高架直线段最小线间距设计时除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边控制法在地铁调线设计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都市快轨交通》2020年 第2期33卷 37-41页
作者:刘延晨 王仲林 倪冉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510010 
在线路施工配合和调线调坡阶段,由于缺乏简单实用的理论和方法,设计人员主要依靠经验进行线路平面调线设计,影响地铁设计质量和工作进度。针对此问题提出“双边控制法”,结合测量、限界、桥梁和隧道等资料,系统介绍土建结构的双边控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广州地铁3号线支线拆解工程线路方案研究
收藏 引用
《都市快轨交通》2019年 第4期32卷 19-24页
作者:倪冉 阮莹 刘延晨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简述广州地铁1、3号线换乘站体育西路站的现状客流压力,分析地铁3号线主、支线现状运营组织存在的问题,得出主、支线拆解的必要性及迫切性。由于3号线支线未预留拆解条件,且拆解点位于商业繁华的市中心,高楼密集,交通繁忙,因此需结合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边控制法在地铁调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隧道建设》2014年 第4期34卷 339-342页
作者:刘延晨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10 
在线路调线调坡阶段,由于缺乏简单实用的软件,设计人员主要依靠手工计算的方式进行线路调坡设计,但该方法会影响地铁设计质量和工程进度。针对此问题提出双边控制法,结合测量、地铁限界和桥梁资料,系统地介绍了地铁高架线、隧道线的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铁线路起终点站位置选择浅谈
收藏 引用
《山西建筑》2010年 第31期36卷 50-51页
作者:刘延晨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广州、南京、无锡等城市已建、在建地铁线路起终点站位置,结合影响地铁线路起终点站选择的因素,确定无锡三号线工程可实施性研究阶段起终点站位置,为今后类似地铁线路起终点站位置的选址积累了宝贵经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碳纤维复合材料环境适应性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热加工工艺》2017年 第8期46卷 32-33,37页
作者:冯宇 明璐 刘延海军驻兴平地区军事代表室陕西兴平71310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陕西兴平713102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抗疲劳性能优、阻尼性能好和耐腐蚀等优异的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水中兵器和水下运载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耐海水腐蚀、电偶腐蚀、耐老化性能及在海洋环境下的使用寿命评估已经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