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刘径言"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思考
收藏 引用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6期 210-213页
作者:刘径言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结合《"国培计划"课程标准》,反思教师培训课程结构和设计过程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论的角度看,培训课程设计需要考虑一些基本因素,如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的编排,课程设计的模式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的选择首先应依据课程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课堂视频图像的教师学习:意义转型与应用进路
收藏 引用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1期 151-158页
作者:刘径言江南大学教育学院 
课堂视频图像为教师学习的理解方式、研究方式、呈现方式提供了新的范式。课堂视频图像推动了教师学习本质从外在模仿走向意义重构,教师学习重心从关注"教"走向关注"学",教师学习实践从经验取向走向循证取向。作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学设计的转型——基于理解的视角
收藏 引用
《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 第8期33卷 10-16页
作者:陈明选 刘径言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课程与教学领域,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社会的信息化带给教育多方面的冲击:课程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全球化视野,课程内容强调综合化和开放性,学习方式趋于自主和探究,学习者的角色从知识的接受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外课程地图发展及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启示
收藏 引用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年 第11期33卷 1-5页
作者:刘径言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兴起于西方的高校课程地图通过统整学生的核心能力素养,提供学生选课的系统课程,确保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教学过程的一致。课程地图的结构包括计划的课程系统和实施的课程描述,具有评价课程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对话、统整大学课程结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视角下“认识学校”主题单元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 第4期 62-64页
作者:刘径言 吕立杰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130024 
本研究将情境认知学习理论与《品德与生活》中的"认识我们的学校"主题单元结合起来,在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原有经验做出前测的基础上,通过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提供学生使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对教学设计的实施、调整及效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设计思维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课程统整
收藏 引用
《汉字文化》2022年 第2期 123-125页
作者:薛萌 刘径言江南大学人文学院21412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改革也逐渐引起了教育专家及一线教师的关注。课程统整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形式,在大中小学掀起了热潮,但是课程统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误区。因此,本文通过对相关书籍、文献的阅读整理,将设计思维与课程统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泛在学习环境下教师培训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 第11期 90-94页
作者:刘径言 陈明选 马志强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信息技术正在改变教师培训的方式,泛在学习融入到教师培训中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泛在学习环境下的教师培训为一线教师基于个人经验的情境感知学习,同时促进一线教师建构TPACK并改变教师培训的目标,体现教师培训交互的本质。泛在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具身认知视域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基础外语教育》2018年 第1期20卷 60-66页
作者:蒋唯丹 刘径言江南大学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认知与身体是密切相关的,正是作用于客观世界的身体塑造了我们的认知。其关注点聚焦于身体感受、身体体验和情境交互上,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以具身认知理论来指导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在词汇记忆、语言理解和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视野中的主题单元设计
收藏 引用
《新课程(综合版)》2008年 第8期 8-10页
作者:吕立杰 刘径言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自己的生活为背景,将儿童置身于他们所在的生活中,在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和自我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引导儿童形成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以往通过情境教学设计的春天主题单元,多侧重于学生认识春天,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本科精英学院发展困境破解
收藏 引用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1年 第2期 114-117,120页
作者:刘径言 张朝旭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阐述了本科精英学院的历史与特征,指出精英学院是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形成了不同于一般以学科专业建制学院的独特运行模式,但精英学院面临着明晰标准与弹性选拔之间的矛盾、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失衡、统整性课程与个性化课程之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