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刘志兵"
8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前端Angular架构的工程资料管理平台设计
收藏 引用
《微型计算机》2025年 第1期 117-119页
作者:刘志兵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宜昌443002 
施工资料的管理存在不规范现象,如随意涂改、文字和图标不清晰、复印件未盖章等,这些问题导致资料的可读性和可信度降低,为此研究基于前端Angular架构的工程资料管理平台的设计。该平台总体架构以Angular为核心,旨在实现高效、用户友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明清艺术的哲学审美及其艺道精神--以徽州风水为考察个案
收藏 引用
《求索》2013年 第6期 124-126页
作者:刘志兵淮北师范大学安徽淮北235000 
艺术风格的人文意义是明清艺术研究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艺术风格不仅决定了艺术要表达的内容,更决定了艺术作品相对其他作品所拥有的特色个性。本文将通过介绍徽州文化艺术这一极具地域特色并又深深地反映了明清艺术特点的文化作为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DG/K方法的成形铣刀设计模型
收藏 引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4年 第1期26卷 101-105,112页
作者:顾慧卿 王西彬 刘志兵北京理工大学先进加工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北京100081 
对广泛应用于曲面加工的成形铣刀设计困难的问题,基于DG?K方法,应用刀具展成面T和待加工曲面P在刀触点K的微小邻域内的一致率、曲面的包络和逆包络原理,以加工一个非共轴零件的特征曲面的成形铣刀设计为实例,建立了系统性的成形铣刀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结合机器学习的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数值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2022年 第24期71卷 287-297页
作者:艾飞 刘志兵 张远涛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济南250014 
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是应用中常用的放电形式,通常使用等离子体流体模型进行理论描述.本文针对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每半个电压周期出现一次或多次电流脉冲的特性,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构造一个全连接多层神经网络,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细切削刀具及其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机械工程》2010年 第14期21卷 1758-1763页
作者:刘志兵 王西彬北京理工大学先进加工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北京100081 
微细切削是实现金属、合金、复合材料、陶瓷、玻璃、硅等多种工程材料微小型结构件微细加工的有效技术途径,微细切削刀具的设计与制造是其中的基础性关键技术。结合国内外关于微细切削及其刀具的研究进展,从刀具材料、刀具设计思想、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门子840D刀库管理软件包在卧式加工中心刀库的开发应用
收藏 引用
《制造技术与机床》2004年 第11期 51-53页
作者:刘志兵交大昆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03 
介绍了西门子刀库管理软件包在卧式加工中心的应用实例,系统硬件的构成和PLC程序软件的结构。并就PLC刀库管理程序的设计特点、思路和技术难点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设计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斜圆柱结构的新型微细球端铣刀的设计与制造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2015年 第21期51卷 185-190页
作者:方泽平 刘志兵 何理论 王西彬 焦黎北京理工大学先进加工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北京100081 
针对微细切削刀具的特点与应用需求,设计一种斜圆柱结构的新型微细球端铣刀,将铣刀球端刀刃复杂的空间曲线转化为易加工的平面曲线。根据所设计铣刀的几何结构特征,从制造工艺方面进行刀具结构的调整,分析刀具的刃磨成形原理,并在微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线性差动变压器及其和计算机的接口
收藏 引用
《电测与仪表》1990年 第3期27卷 23-24,41页
作者:刘志兵昆明机床厂研究所 
简单介绍了线性差动变压器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本文在总结我们常规所用的接口基础上,与国外芯片做了比较,对我们设计接口电路将有所启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微细球端铣刀几何建模与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 第8期33卷 783-787页
作者:方泽平 王西彬 刘志兵 陈明 徐宗伟北京理工大学先进加工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北京100081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240 天津大学精密测量技术与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 
针对微细切削刀具的应用需求,在Aoyama等设计的椭圆柱球端铣刀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化结构的新型微细球端立铣刀的优化设计方案.应用微分几何方法对此类刀具结构进行数学建模,依据ISO刀具角度定义计算其静态工作角度,分析所设计刀具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极地气候下水平圆管自然对流换热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造船》2023年 第4期64卷 57-65页
作者:于东玮 吴刚 刘志兵 张大勇大连理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盘锦124221 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大连116023 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200011 
电伴热是极地工程装备的一种保温和防冻方式,自然对流是影响电伴热系统换热的关键因素。论文针对极地装备的圆管构件,基于传热学理论设计和建立极地气候环境模拟实验室,用于测量极地环境下的水平圆管自然对流换热,其温度范围为-51.7~0.7...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