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刘志鹏"
269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主线线形对互通区事故率影响敏感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20年 第4期16卷 325-329页
作者:杨运平 刘志鹏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6 
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对主线线形条件有所要求,主要包括互通变速车道范围内的圆曲线半径、变速车道范围内的最大纵坡以及互通范围内的竖曲线半径。为研究以上三个控制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互通区事故率影响敏感性,本文采集了26座互通的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CPN的空竭服务单重休假M/G/1型排队系统建模与分析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年 第15期29卷 4021-4025页
作者:朱连章 刘志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山东东营257061 
空竭服务单重休假M/G/1型排队系统是经典排队系统的推广,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到目前为止对其的处理方法还都是建立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础上,运用马尔可夫随机过程求解,推导十分复杂,没有直观的模型描述。因此,利用着色Petri...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B型喇叭形立交出口分流鼻楔形端与前方跨线桥最小间距研究
收藏 引用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20年 第4期16卷 140-143页
作者:杨运平 刘志鹏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6 
本文分析了B型喇叭形立交出口分流鼻楔形端与前方跨线桥之间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解决此问题为出发角度,结合交通心理学建立驾驶员驶出过程的四阶段行为模型,重点建立基于了混合型正弦曲线变道模型和二阶爱尔朗车头时距等待段距离模型。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杯芳烃电化学识别受体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有机化学》2007年 第8期27卷 937-945页
作者:高永宏 张莉莉 刘志鹏 郭佃顺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济南250014 
综述了近年来氧化还原活性杯芳受体的设计、合成及在超分子电化学识别与传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联盟区块链的高校数据平台安全共享研究
收藏 引用
《现代电子技术》2024年 第18期47卷 52-56页
作者:白皓 刘志鹏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 
为打破数据孤岛,确保学校各部门之间高校数据共享时不被非法访问,提出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高校数据平台安全共享方法。在分析联盟区块链模式下高校数据平台共享的技术架构后,设计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智能合约的高校数据平台安全共享机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负刚度扭转超结构力学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应用数学和力学》2024年 第8期45卷 1082-1095页
作者:王钦泽 韩宾 郑培远 刘志鹏 张琦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西安710049 
通过屈曲变形实现非损伤耗散能量的负刚度超结构,为可重复使用的缓冲防护器件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但其耗散能力较弱、难以过载保护的缺点限制了实际应用.为增强耗能性能及最大允许变形量,将负刚度铰接梁与具有压扭效应的斜杆串联组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民获得感指标体系评价研究
收藏 引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 第3期43卷 13-20页
作者:吴克昌 刘志鹏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1 
人民获得感作为新时期我国改革与发展的"试金石",不仅是衡量改革客观投入与民众实际获得感知的重要指标,也是党和政府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回应。为有效观测我国人民获得感的现实情况,本文对获得感及其不同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Web的自动气象站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 第19期39卷 11907-11908,11917页
作者:刘志鹏 谢华光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辽宁省朝阳市气象局辽宁朝阳122000 
针对如何实现自动站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分析建设自动气象站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同时具体讲解系统各功能结构的开发设计以及在业务领域的具体应用,旨在体现自动气象站信息系统在数据资料共享、服务产品开发以及气象决策服务中起到的重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快速鉴定紫花苜蓿混入苜蓿菟丝子的分子方法及其通用性
收藏 引用
《草业科学》2022年 第7期39卷 1375-1382页
作者:吴昱果 周强 贾程琳 刘志鹏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农业农村部草牧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和杂草菟丝子(Cuscuta spp.)种子在颜色、大小和形状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传统牧草种子纯度的评价方法是形态学比较,主要依赖感官辨认和经验,但是,种子形态间的相似性极大增加了形态鉴别的难度,耗时长且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下洞室群开挖顺序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6期36卷 786-789页
作者:杨海霞 刘志鹏 卓家寿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宁波市北仑区水利局浙江宁波315800 
遵循动态规划原理建立了地下洞室群开挖顺序动态规划模型,提出了评价不同开挖排序方案优劣的最小能量偏差准则,并以能量偏差为目标函数.实例计算表明,开挖顺序对围岩稳定的影响是明显的,对开挖顺序的优化要给予重视;提出的地下洞室群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