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刘恩平"
2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当前现代戏的创作“套路”
收藏 引用
《群言》2020年 第9期 42-43页
作者:刘恩平不详 
戏曲现代戏的海量出现,并未形成汪洋大观,多半剧目成了浅溪、断流乃至涸滩。原因种种,与文艺人的创作素质和评论人的判断水准都息息相关,其积弊之久、习以为常的套路主要有四。口号堆砌现代戏中英模、好人题材举不胜举,且往往对应于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剧场”还是“剧场小”?(上)
收藏 引用
《剧影月报》2023年 第1期 43-45页
作者:刘恩平不详 
对任何一类艺术的探讨,其实是很难达到100%的沟通和畅通的。我的一些想法,不见得说就有多少干货或者高论,它取决于我的实践、我的修养、我的思考,甚至是我的局限、我的“偏见”,这完全正常,——因为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对作品也是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剧场”还是“剧场小”(下)
收藏 引用
《剧影月报》2023年 第3期 28-29页
作者:刘恩平不详 
四、小剧场戏剧的“四个品格”小剧场戏剧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或者说,什么才是小剧场艺术应有的真正品格?(一)小剧场是现代艺术一讲“现代”,有些人就觉得跟传统之间又是两个敌人。其实,“现代”的界定,第一是时间轴。远的,就是起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彼得·布鲁克:最具东方情结的导演大师
收藏 引用
《艺海》2010年 第11期 36-40页
作者:刘恩平上海沪剧院 
布鲁克的个性和他的艺术才能最重要的特质在于,他是一个探索者在戏剧界这样的人真是凤毛麟角。布鲁克有一个特点,就是他长于哲学和理性的思考。他选择素材的出发点是他想要通过作品来讲述他的哲学理念他是一位性格导演,虽然很少有人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箱底红尘”:打造大时代中的“小众戏曲”
收藏 引用
《中华艺术论丛》2010年 第1期 381-398页
作者:刘恩平上海沪剧院 
谁也不能否认中国戏曲是世界文化的一枝奇葩,谁也不能否认当下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日新月异目不暇接的伟大时代。但是三十年来中国GDP的持续上升、各地楼高的迅速刷新、大学扩招数量的不断加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为什么是费孝通
收藏 引用
《群言》2023年 第8期 37-39页
作者:刘恩平不详 
很多事情是很奇妙的。被风沙掩埋的种子,你以为失去了水分,不期然间,它的根扎得很深,像蒺藜子、骆驼刺一样,它生长着、刺痛着,刺痛你在粗粝倦怠的生活中一颗不甘被磨平的心。在艺术创作里,每个人都是孩子,有自己的天真、幻想,把不能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剧场”还是“剧场小”(中)
收藏 引用
《剧影月报》2023年 第2期 4-7页
作者:刘恩平不详 
二、小剧场戏剧的“两个磁场”两个磁场,实际上就是讲小剧场戏剧创作的广域——广泛的领域,或者扎根的土壤,这恰恰是我们的创作者容易忽视、弱视的背景。观照,或辐射,你躲不开。它在哪里?(一)科技与观念诸位想想看,这100多年来,全世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千年戏曲如何“先行”
收藏 引用
《群言》2016年 第1期 44-47页
作者:刘恩平 
近年来国家对文艺文化的高度重视振奋人心,一系列有关文化体制改革、传承扶持、繁荣发展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其中阐述到,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家的敏感、温感与痛感
收藏 引用
《群言》2016年 第4期 49-50页
作者:刘恩平 
加拿大的落基山脉有一处“野牛涧”遗址,水草丰美,峰峦奇伟。而约6000年前,这里曾是史前时期最大的围猎场之一。漫长的岁月里,野牛为印第安土著居民提供了食用、穿戴和劳作的必需品,而狩猎野牛则是原住民必备的技能。印第安人利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未来的风色:现代语境下的戏曲动向
收藏 引用
《群言》2015年 第10期 45-48页
作者:刘恩平 
戏曲认知的三个"黑洞"谁也不能否认中国戏曲是世界文化的独特宝藏,然而30多年来中国GDP的持续上升、各地楼高的迅速刷新、大学规模的不断扩张,以及各类艺术节会的锣鼓喧哗,都无法掩饰一个日趋严峻的现实,那就是中国戏曲整体性的不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