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刘振朋"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2019年第二届全国画学文献学术研讨会综述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0年 第4期 35-36页
作者:胡听汀 刘振朋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2019年6月8日至9日,由四川大学、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承办的“2019年第二届全国画学文献学术研讨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举行。研讨会由四川大学教授韩刚召集,来自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革新绘画语言的开拓者:刘海粟
收藏 引用
《艺术品》2017年 第1期 22-31页
作者:刘振朋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 
刘海粟,作为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重要的画家,其绘画的创作水平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较为明朗的时代特征,作为中西方绘画的集大成者,西方特色绘画的引入,特别是以印象派、野兽派为主的20世纪初期的西方绘画流派对刘海粟的绘画风格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人驾驶汽车十字路口多车协作控制研究
收藏 引用
《汽车技术》2020年 第4期 33-39页
作者:段敏 于文泰 刘振朋辽宁工业大学锦州121001 晖马中欧汽车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成都610100 
针对无交通灯控制的十字交叉路口的无人驾驶汽车主动避让控制问题,基于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SRC),利用多车协作控制算法和矩形检测法建立了基于碰撞时间(TTC)的两车冲突判断模型,预估当前行驶状态下将会发生碰撞的区域。同时从时间和空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郭若虚贵“屋木”抑“界画”成因考
收藏 引用
《爱尚美术》2019年 第5期 62-67页
作者:刘振朋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本文立足回归原境的方法论原则,通过考察郭若虚'界画'观念之提出情况、本义与时代文化语境,认为郭若虚新解'界画'的真正意图是新兴士人阶层审美观念之表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青绿自然 山水性灵——浅析唐、宋青绿山水之变
收藏 引用
《荣宝斋》2020年 第3期 6-37页
作者:刘振朋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青绿山水画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中极为重要的山水画形式之一,唐、宋时期是中国青绿山水画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宋代青绿山水画存在"复古"的倾向,但其中的转变趋势已是极为明晰。青绿山水画的发展状况在唐、宋两个时期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与“文”的内涵联系——谈《论绘画》与文艺复兴
收藏 引用
《艺术生活》2017年 第3期 30-31页
作者:刘振朋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207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发展是欧洲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而《论绘画》则是阿尔贝蒂在文艺复兴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的鲜明的绘画论断。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从《论绘画》的叙述方式和内容表现上,就可以看出其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特色,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仰画飞檐”文献、图像与身份分析
收藏 引用
《荣宝斋》2019年 第10期 118-123页
作者:刘振朋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一"仰画飞檐"问题的提出"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塔之类,皆仰画飞檐,其说以谓‘自下望上,如人平地望塔檐间,见其榱桷’。此论非也。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见一重山,岂可重重悉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传统到现代的视觉交汇——简析张大千的黄山画之成因
收藏 引用
《艺苑》2017年 第4期 60-62页
作者:赵成清 刘振朋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四川大学历史学院 
张大千的黄山画具有写意之神韵,为人们所称道。对于张大千黄山画之成因的剖析,学者们争议不断,难有定论。我们认为,张大千在仿古、家庭条件以及自身对于黄山绘画的独特理解是其黄山绘画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由实景到“虚境”——谈张大千的黄山意象
收藏 引用
《艺苑》2017年 第5期 50-52页
作者:赵成清 刘振朋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实景写生自唐宋以来就形成了其自身的逻辑发展规律,自明清以来,黄山意象的表现更是因黄山的奇峰异石而有着鲜明的创新特质。张大千的黄山意象则成为近代以来,我们极为关注的黄山实景写生的重要代表,其黄山绘画题材作品成为展现黄山意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水下爆炸荷载对基底持力层黏土的性质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爆破》2018年 第2期35卷 118-124页
作者:刘振朋 王玉杰 韩高升 谭海 吴汉桥 任高峰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30070 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1500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430063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桥墩坐落在硬质黏土层上,沉井施工中为剔除厚井壁下的黏土,设计用钻孔爆破方法将黏土抛出。为确保桥墩地基和沉井壁的安全,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ANSYS/LS-DYNA,研究了水下爆炸荷载对基底持力层黏土性质的影响,分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