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刘新贺"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STM32的SWISS整流器研究与设计
收藏 引用
《现代电子技术》2024年 第8期47卷 107-112页
作者:刘新贺 马山刚 金福宝 石进强 祁延明青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工程学院青海西宁810016 
SWISS整流器具有输出功率高、输出电压可调、易高频化等特点,十分适合用于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大功率变换场合。文中提出一种采用STM32F334单片机控制的SWISS整流器设计方案,利用电压电流PI双闭环控制策略实现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负载扰动前馈的SWISS整流器控制策略
收藏 引用
《机电工程技术》2024年 第3期53卷 244-247,263页
作者:刘新贺 马山刚 金福宝 石进强 李若冰青海大学水利电力学院西宁810016 
针对SWISS整流器在采用电压电流PI双闭环控制策略的SWISS整流器在负载发生变化时容易引起直流侧母线电压波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PI双闭环控制与负载扰动前馈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通过引入负载前馈环路消除负载变化所引起的扰动,从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菜屋”可持续生活实验室项目对谈——重新定义“住”、“宅”和可持续设计
收藏 引用
《住区》2015年 第1期 122-129页
作者: 牛健 刘新 王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可持续生活实验室”,由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可持续设计研究所”与“共享社区发展中心”合作创建.这里既是可持续生活的科普教育场所,也是环保设施的实验与测试空间.项目组利用六个6m的集装箱模块房,在北京顺义郊区构建出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菜屋 可持续生活实验室
收藏 引用
《室内设计与装修》2015年 第7期 132-137页
作者:刘新 王蔚 孔令晨 
一、设计的缘起“可持续生活实验室”由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可持续设计研究所”与“共享社区发展中心”合作创建。项目组利用6个集装箱,构建出布局合理、空间错落有致的模块化住宅,将绿色、健康、低碳的生活理念应用到真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人体工程学的易拉罐外观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包装与设计》2021年 第1期 124-125页
作者:徐沁怡 小凡 刘新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 
1.易拉罐的设计发展背景易拉罐是用罐盖本身的材料经加工形成一个铆钉,外套上一拉环再铆紧,配以相适应的刻痕而成为一个完整的罐盖[1]。这一结构是美国俄亥俄州帝顿市DRT公司的艾马尔·克林安·弗雷兹在1959年发明的,该发明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血清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自动分析法改进
收藏 引用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2年 第6期17卷 360-361页
作者:靳仙宝 邵贝贝 刘新 刘敏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检验科济南250014 山东省济南医院济南250013 
目的 对血清 β N 乙酰氨基己糖苷酶总活性自动分析法进行改进 ,使其整个试验过程实现全自动。方法 利用SYNCHRONCX9ALX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操作功能 ,对原法的试验过程、试验条件、测定参数等重新设计 ,并对本法进行评价。结果 本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京顺义“生菜屋”集装箱住宅设计解读
收藏 引用
《建筑技艺》2015年 第3期21卷 28-33页
作者:孔令晨 王蔚 刘新 李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北京顺义"生菜屋"集装箱住宅是一个充分发挥业主主动性同时又环境友好的集装箱模块化设计作品,从建筑材料、形态、内部空间以及建造过程和未来推广几方面对项目进行解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综合性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发展模式设计与实践
收藏 引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 第4期30卷 85-87,99页
作者:朱瑞富 孙康宁 业建 刘新 宋思利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山东济南250002 
针对综合性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模式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实现一个目标,加强两个建设,构建三个体系,发挥四个功能,搞好五个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不仅体现了综合性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综合性&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开放平台下调速系统模糊控制的教学实践
收藏 引用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年 第2期33卷 45-47页
作者:刘新 小玉 冯俊龙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本文介绍了基于开放式计算机控制直流调速系统教学实验平台,指导学生在传统PID调节器中加入模糊控制策略的教学实践。笔者分析了Matlab/Simulink软件环境下参数在线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过程,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控制策略实验结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岩溶地下水系统油类污染治理方案设计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岩溶》1997年 第1期16卷 41-47页
作者:刘新 朱学稳 李广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地质矿产部岩溶地质研究所 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 
地下水系统油类污染的机理和治理技术的研究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根据先进国家的经验,总结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和经济技术条件,并根据“八五”期间我国的攻关经验提出了岩溶地下水系统油类污染的治理方案。认为岩溶地下水系统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