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刘昌平"
3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置信度分析的人群密度等级分类模型
收藏 引用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11年 第1期24卷 30-39页
作者:麻文华 黄磊 刘昌平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汉王科技实验室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190 
人群密度等级估计是智能人群监控的核心技术之一.其主要应用是统计监控图像或视频中指定监控区域内的人群密度量化等级.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置信度分析的人群密度等级分类模型.首先设计基于二叉树分类思想的纠错输出编码,优化组合多个二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基于Linux的软件组装方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2006年 第B6期26卷 309-311页
作者:刘昌平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广东广州510090 
通过分析Linux内核模块的内在机制及虚拟设备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ncurses开发库在控制台程序设计上的应用,提出了在Linux平台上快速组装软件的方法,该方法利用ncurses设计程序容器,通过虚拟设备实现程序容器与命令行程序的通信,并介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既得受益权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续政策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 第5期 28-35页
作者:刘昌平 殷宝明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文章以既得受益权为视角,分析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基础养老金的既得受益权规则,既得受益权期限限制与养老金受益损失以及现行转续政策存在的财务不平衡风险。基于此,文章设计了分段计发的基础养老金立即获取型既得受益权规则,并与基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养老保险制度“划资偿债”战略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 第4期 102-106页
作者:刘昌平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由于允许转制成本由制度内措施解决,加之制度设计不规范,当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经陷入财务危机。本文认为通过“划资偿债”方式,做大全国社保基金事关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成败,并提出了“划资偿债”的思路:划转中央企业和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城乡转续方案研究及政策选择
收藏 引用
《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 第6期 40-48页
作者:刘昌平 殷宝明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基础养老金转续难是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城乡转续困境的症结所在。文章构建了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权益计算公式和养老金既得受益权规则,设计了缴费年限视同、养老金权益折算和替代率标准视同3个可转续方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 第6期46卷 112-119页
作者:刘昌平 毛婷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长期护理商业保险模式、长期护理社会保险模式和长期护理津贴模式是目前国际主流的三种护理保险模式,它们在制度设计上各有特点,强调不同程度的政府责任和个人义务,有着不同的资金来源和相似的给付方式。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制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养老金顶层设计的思路
收藏 引用
《中国财政》2014年 第11期 36-38页
作者:刘昌平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2014年伊始,国务院决定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城乡居保”)。这是继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覆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机制的可行性研究——基于现收现付平衡模式的角度
收藏 引用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 第3期 35-40页
作者:刘昌平 殷宝明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通过构建现收现付制养老金财务平衡测算模型,文章研究了待遇补贴方式下的年度平衡模式和阶段式平衡模式,缴费补贴方式下的阶段式平衡模式三种方案下的财政补贴规模、趋势和制度特征。研究结论表明,缴费补贴方式下的现收现付制阶段式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企业年金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收藏 引用
《经济评论》2003年 第6期 70-74页
作者:邓大松 刘昌平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武汉430072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年金在保障老年人生活方面的作用愈显重要,以至于在许多发达国家,其成为退休收入的重要来源。我国也提出了建立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目标,但由于对企业年金的性质不明、政策不到住等原因,企业年金计划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评估与反思
收藏 引用
《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 第4期 97-101页
作者:刘昌平 谢婷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缴费和给付方面的设计存在着预期基金增值率过高、大龄和低龄参保者待遇标准相差大、月标准计发系数不合理、未建立指数化调整关系等问题。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和实际实施中的困难,致使制度远离了社会保障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