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刘森林"
135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文化、虚无主义话语与社会发展:德国和俄国对中国的启示
收藏 引用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 第1期40卷 5-12,173页
作者:刘森林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 中山大学哲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晚外发现代化国家从文化角度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质疑,突出表现为虚无主义,即不但把后发国家的文化传统虚无化,更会造就一种不可避免的虚无主义结局。德国、俄国先后经历过这样的质疑。为此,德国曾强调自己的特殊性,以特殊挑战现代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福开森的立场和家具观探赜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4年 第2期 41-46页
作者:刘森林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在20世纪上半叶全球明清家具的知识生产和传播进程中,1939年福开森的《中国艺术综览》第八章“家具”以文物阐释、实物比较、图像分析和文献征引为津梁,率先对中国古代家具的演变、类别、形态、装饰和材质诸要素进行了梳理,成为在地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实证哲学与马克思:思想来源与类型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2024年 第12期56卷 5-21页
作者:刘森林山东大学哲学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在黑格尔去世后“实证主义”思潮、实证哲学登上历史舞台的时代,有两种自称的“实证哲学”,却有至少四个不同渠道都在推崇实证性。除了从传统哲学和法学中诞生的推崇感性、经验、生成、事实的实证性思想(思辨有神论被视为典型代表)之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恩格斯与辩证法:误解的澄清
收藏 引用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年 第1期42卷 9-12页
作者:刘森林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广州510275 
作为一种古老传统,辩证法本是一种有助于揭示真理的论辩艺术或逻辑方法,但自康德开始,这种辩证法受到质疑与批评,伴随批评而发生的近代辩证法与启蒙的结合使辩证法成了一种获得或占有惟一真理的逻辑,对话双方或多方之间基于追求真理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两种反讽的张力:兼论主体形而上学批判的限度
收藏 引用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 第2期24卷 24-30页
作者:刘森林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哲学系广州510275 
深刻地影响了马克思的浪漫派反讽有两种:对当下有限事物的反讽与对绝对完美和无限绝对的反讽。第一种反讽意味着纯粹主体性,以至上的形而上存在作为依据批判现存;但它同时受制于第二种反讽。第二种反讽是讥讽形而上、纯粹主体和绝对存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代江南住宅建筑的形制及藻饰
收藏 引用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 第5期31卷 64-78页
作者:刘森林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200444 
明中晚期的江南,一反明初单纯、沉穆的面貌,缙绅文士和商贾们纷纷竞营规模化宅第,住宅建筑大型化、藻饰精丽和奢靡倾向渐趋浓郁。这种变调和偏离既与户主的地位或经济实力相关联,也与昔时的观念等符合若契,呈现出鲜明的江南民居建筑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代江南工匠思维、技艺及差异考辨
收藏 引用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 第2期48卷 90-97页
作者:刘森林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200444 
文章从明代江南工匠的服务对象、内容、知识等视角和层面,就性质界别、专长类别、层次能级等三向维度,对包括偏向传统意蕴阐发的技道型或聚焦技术变革的创新型特质在内的种种异和同,予以检视和辨析。认为霑溉历史文化、审美经验和智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设计的源流
收藏 引用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 第3期 70-72,82页
作者:刘森林 
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留下了代表它们的、独特的设计作品,它寂静地记载着人类的历史,而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设计,又赋予了作品的特定意蕴。设计师的语言是风格,而形式、色彩,材料、肌理等又构成了语法,将这些因素有秩地综合起来,便是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先进研究堆严重事故辐射后果研究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2007年 第3期41卷 331-334页
作者:张海霞 刘森林 姜希文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辐射安全研究部北京102413 
针对高功率研究堆建在大城市远郊区的特殊情况,提出了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严重事故辐射后果的验收准则。为进行CARR严重事故排放方案的设计,研究了不同事故排放方案下,CARR发生严重事故时的环境辐射后果。最终推荐提高反应堆大厅密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装饰的材质
收藏 引用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 第1期5卷 32-35页
作者:刘森林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在室内环境设计中,设计师对材料的认识、选用和组合是至关重要的。材料的质地、肌理和功效是构成环境的物质因素。本文阐述了材料与环境的关系,运用材质增润表现空间的手法,材质对人生理和心理的影响,运用材质的基本原则以及不同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