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刘淑欣"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近年有关电影表演理论的文章索引
收藏 引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1年 第1期 184-188页
作者:刘淑欣 
一、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探索 关于我院(上海戏剧学院)教改的一点设想/陈国誉//戏剧艺术,1989.4.109.改革与探索——表演教学思考一、二/李学通//戏剧艺术,1988.2.32.表演教学与观念更新/上戏表演获,研室//戏剧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彝汉古代诗论比较研究二题
收藏 引用
《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 第4期14卷 60-64,42页
作者:刘淑欣 
彝族古代诗歌理论的一系列著作的发掘、整理和出版,使我们惊喜地了解到,在相当于中原地区的魏晋至明清时期,彝族不仅有大量的诗歌作品,而且有了专门的诗歌理论。本文认为,彝汉两个民族在同一时期所处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是不同的,当彝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视基础 加强改革──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基础教学研讨会纪要
收藏 引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8年 第4期 93-102页
作者:刘淑欣 
为了进一步深化电影表演的教学改革,更好地贯彻教委关于重视和加强基础教学的指示,以适应目前影视市场人才培养的需求,1998年6月26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开放型的表演基础教学研讨会,邀请了社会知名的影视及话剧专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实人生的精神突围 评电视电影《划痕的岁月》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04年 第6期 119-121页
作者:刘淑欣 
这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视电影,是一部中国的(1989年意大利著名导演托纳托雷执导).影片从一个电影院入手展开故事:时值文化大革命中,一个正在读初中的14岁的男孩吴晓东产生了对于电影的向往和迷恋,这个少年为了看电影想尽一切办法:逃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意象到意境——试论中国古代艺术本体论的发展
收藏 引用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 第3期25卷 51-55页
作者:刘淑欣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 
意象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艺术本体论,是主客观的完美统一;意境也属于本体论范畴,注重主客观结合,但偏于主体感受。意境取代意象深受老庄哲学影响,也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以及民族审美、赏心理有关,也是中国文论重表现轻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被动韧性到转型韧性:智慧社区的灾害韧性提升研究
收藏 引用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 第2期20卷 47-54页
作者:梁珺濡 刘淑欣 张惠广州大学南方灾害治理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06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城市社区灾害韧性的提升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灾害韧性可以分为以恢复为核心的“被动韧性”和以学习适应为核心的“转型韧性”两种类型。“转型韧性”强调从根本上减少灾害脆弱性,以升级更新的视角提升系统的整体结构与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问题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商论》2022年 第12期 143-145页
作者:马继强 潘英飞 朱同彤 杨周义 刘淑欣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199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当今世界已经高度信息化,企业由产量和品质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创意与人才的竞争。企业要长期经营发展下去就必须重视人才,对人才进行高效、科学地运用,只有进行有效的招聘,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地配置,才能有效增强企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