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刘石"
43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刘石室内设计作品
收藏 引用
《装饰》2005年 第11期 71-71页
作者:刘石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书法的“三观”与“两论”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6年 第4期 177-181页
作者:刘石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书法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门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的代表,不仅因为它是在中国文字与中国智慧相聚合下的产物,还因为它的产生、形成、发展,无不承载着民族文化雨露的浇灌,在它的艺术法则和美学特质中,必然地体现出传统哲学思想的制约和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古代的诗画优劣论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2010年 第5期 76-83页
作者:刘石清华大学中文系 
中国古代相当注重诗画这对姊妹艺术间的关系,常在其间划分优劣,形成了画劣于诗和画优于诗两种观点。勾稽相关材料,玩索其义,分析其背后隐藏的对于诗画的理解,我们发现这两种观点都是基于对诗画功能的一些误解而产生,体现了对诗画艺术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学者书法的启示——读《中华书局收藏现代名人书信选》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1993年 第1期 52-57页
作者:刘石 
书法是我国独有的一门艺术,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与传统文化的滋养密不可分。书法与传统学术的天然联系,从一个侧面突出地证明了这一点。沙孟海先生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说,书法艺术逐步从文字学范围内孕育出来,同时与经学、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书法三维论
收藏 引用
《北京社会科学》1991年 第3期 118-124页
作者:刘石 
书法是一朵举世无双的民族艺术之花,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热情、智慧和巨大的艺术创造力。它与中华文明数千年历史相伴随,在幅员辽阔的华夏大地上生生不息,浸透了代代相传无法数清的艺术家的心血。时代、地域、书家,这书法发展的三维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琵琶轮指的动作法、训练法与运用
收藏 引用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 第4期 85-88页
作者:刘石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本文从教学的角度,针对琵琶演奏技法轮指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客观、详尽的分析与探究,阐明了训练轮指的科学理念与独到见解,对轮指这一独具特色的技法如何灵活运用于乐曲并恰当地表现音乐进行了探析与论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CFD和电容成像对旋风筒浓缩特性的对比研究
收藏 引用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 第Z1期27卷 229-232页
作者:董向元 陈琪 刘石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 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北京100044 
设计了一种无排气管旋风浓缩简,运用CFD对无排气管旋风筒浓缩特性进行了计算,验证了设计参数的有效性。同时,采用ECT测量了管道截面上固体颗粒的浓度分布。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这两种方法的结合,为浓缩器的进一步深入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型燃气轮机富氧燃烧室数值及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燃烧科学与技术》2014年 第3期20卷 276-282页
作者:王能 刘石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2206 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南宁530023 
研究了一种采用烟气循环富氧燃烧的微型燃气轮机燃烧室.由燃烧稳定、总压恢复系数、出口温度场等几个方面确定燃烧室基本的几何尺寸,在空气以及氧气体积分数30%的O2/CO2工况下,利用CFD软件和试验对设计燃烧室的热态流场、燃烧效率、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琵琶武曲《霸王卸甲》及其扫弦的运用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3年 第3期19卷 72-73页
作者:刘石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霸王卸甲》是著名的琵琶传统大会武曲,演奏此曲的重要技法之一“扫弦”是本文重点论述的对象。扫弦这一技法如何运用,是演奏此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均匀设计及非线性偏最小二乘法的非闭合电极ECT传感器参数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高技术通讯》2008年 第1期18卷 59-64页
作者:刘靖 刘石 姜凡 雷兢 孙猛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焦作454000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 华北电力大学能动学院北京102206 
提出了一种非闭合电极电容层析成像(ECT)传感器结构参数的优化方法。采用均匀设计结合非线性偏最小二乘(NPLS)回归,提取传感器结构参数(电极极板的宽度 l、绝缘外壳的壁厚δ_1、屏蔽罩与绝缘外壳间距δ_2及绝缘外壳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