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刘绍堂"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利用楼群连廊模拟地下工程进行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探索
收藏 引用
《测绘科学》2009年 第1期34卷 228-229,13页
作者:刘绍堂 沙从术河南工程学院土木系郑州451191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测量与国土信息系上海200092 
为了锻炼测绘专业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成长,设计了利用长度400余米的楼群连廊模拟地下工程进行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方案,开发了模拟地面控制测量,模拟两井几何定向,模拟竖井导入标高,模拟地下平面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我国公用电报通信的技术改造
收藏 引用
《邮电设计技术》1999年 第6期 13-14页
作者:刘绍堂邮电部设计院 
我国的电报通信从80年代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时,电报通信是主要的通信手段之一,电报设备由原来的机械式撕断纸条的莫尔斯发报机改为国产程控自动转报设备或引进的国外设备;电报业务量以年平均15%~30%的速度增长。近年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网调工程实施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收藏 引用
《邮电设计技术》1999年 第10期 11-14页
作者:刘绍堂信息产业部邮电设计院邮码450007 
就本地电话网网调工程实施中的网调原则、网路组织、网调方案和实施步骤等若干问题作了简要探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工程测量、地籍测量中用坐标计算面积的代数精确度
收藏 引用
《测绘科学》2004年 第4期29卷 53-54页
作者:刘绍堂 尹红 李建新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建工系工程测量教研室河南郑州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52 
讨论用坐标进行面积计算的代数精确度,提出在工程测量、地籍测量实践中对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用测量机器人进行跨海高程控制测量
收藏 引用
《工程勘察》2010年 第4期38卷 63-66页
作者:刘绍堂 李建新 赵站杨河南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郑州451191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测量与国土信息系上海200092 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郑州450052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郑州450053 
本文介绍了用测量机器人在青岛海湾进行跨海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案,论述了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为保证观测精度,采取了提高观测质量的措施。实践表明,加密方案满足设计及相应的规范要求,保证了施工顺利进行,给同类工程带来较大的借鉴作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光纤变形监测方法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公路》2014年 第10期59卷 297-303页
作者:刘绍堂 李建新 周跃寅河南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郑州市451191 同济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上海市200092 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郑州市450052 
为了评估光纤变形监测系统在隧道中的应用价值,在介绍隧道变形光纤监测现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隧道光纤传感器的优缺点和性能特点,研究了布设形式,讨论了数据处理方法。研究表明,光纤隧道变形自动监测系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边碎部边控制的数字化测图及坐标转换程序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原工学院学报》2005年 第4期16卷 73-75页
作者:刘绍堂 卢朝东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介绍一种边碎部边控制的数字化测图方法,讨论其基本原理,设计了坐标转换算法和坐标转换程序,提出在数字化测图实践中的意义.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法控制点选点结束后可同时进行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不仅可改善作业组织和分工形式,有利于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职高专测量工程专业实践训练环节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 第3期18卷 83-84页
作者:刘绍堂 潘炳玉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高职高专测量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工程测量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根据这一目标,高职高专工程测量专业的教学改革就必须加强多层次的实践训练教学环节,特别是以测量仪器为项目的测量工程专业基本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如何做好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勘察设计》2009年 第4期 48-50页
作者:刘绍堂 詹先运河南工程学院 
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的编制,对指导地质工程测量生产,提高地质工程测量作业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作业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讨论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常见的问题和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介绍如何编制符合规定的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网络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收藏 引用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3期11卷 120-123,128页
作者:刘绍堂 杨福芹河南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分析指出了我国网络课程建设存在着重申报、轻建设、不持续、更新少、共享难、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了课程建设要以学生为主体、课程质量要以学生满意为最终标准,对于目前开展的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建设,教育行政部门要有顶层设计,要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