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刘諝"
3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刘谞
收藏 引用
《世界建筑》2021年 第5期 16-16,124页
作者:刘谞新疆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疆玉点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喜欢画两笔,加上数理化还不赖,又碰上前辈指点"工科中的画画专业建筑学",特别是西冶招生老师半夜敲门通知录取的消息,命中注定,有缘亦有分。每次都是第一次。拿着茶轩粗铅笔草图的张缙学老师说:"很有空间感,特别是线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贫困地区建筑创作断想
收藏 引用
《新建筑》1999年 第4期 34-36页
作者:刘諝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通过几项工程实例的分析,认为应重视贫困地区的建筑创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小城市建筑创作的唯一途径。“大建筑”和“小建筑”在客观上存在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差距,“差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既定性引发的创作理念——吐哈油田购物中心设计
收藏 引用
《建筑学报》2000年 第3期 24-27页
作者:刘諝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 
通过具体工程的创作分析 ,以及对当代人们日益增长与不断需求的精神与物质追求理念的把握 ,作者认为 :“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建筑本体在当代全新的社会秩序下 ,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现时环境迫使建筑创作活动从一开始就处于变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寒地和沙漠地域的建筑探索 梅洪元/刘谞对谈
收藏 引用
《时代建筑》2012年 第4期55卷 80-85页
作者:梅洪元 刘谞 徐希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新疆城乡规划设计院 新疆玉点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时代建筑> 
文章记录和整理了两位生于50年代的建筑师梅洪元和刘谞的对谈,两位建筑师围绕时代烙印、建筑教育、建筑思想等话题,特别就共同关注的建筑的地域性、他们长期实践所在的地域文化等问题展开谈论,反映了建筑师个人的思想与实践发展变化脉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区建筑的探寻──吐鲁番宾馆新馆设计
收藏 引用
《建筑学报》1994年 第9期 33-37页
作者:刘谞新疆建筑勘察设计院 
地区建筑的探寻──吐鲁番宾馆新馆设计刘干旱、炎热、风大;坎儿井、葡萄架、大沙漠;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现代文化;交汇在极富魅力、背景繁杂且海拔-154米的吐鲁番盆地。创作与此地、此时相协调、相融合、相适宜的建筑,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金胡杨宾馆
收藏 引用
《建筑学报》2011年 第12期 72-74页
作者:刘谞新疆玉点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维吾尔人构居解析
收藏 引用
《规划师》1997年 第2期13卷 29-34页
作者:刘谞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 
民居,特别是远离都市靠近自然的民族部落,其构居艺术早在成为“美”之前,就已经形成产生了,也就在那时候已经成为真实而伟大的艺术.这往往比美的艺术本身更真实、更伟大,这种独特的构居艺术乃是唯一的真正的艺术.当它出于内在的、单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先做儿童 再作设计——新疆吐哈油田中心幼儿园创作体会
收藏 引用
《规划师》1995年 第4期11卷 39-44页
作者:刘谞新疆建筑勘察设计院 
“儿童应享有游戏与娱乐充分机会的权力,各种游戏和娱乐必须与教育保持同一目的,社会的儿童主管部门必须为促进儿童对这种权利的享有而努力……”——《日内瓦儿童宣言》上述所言,笔者紧紧抓住游戏、娱乐、教育这个中心,作为一名时代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变异的地域建筑
收藏 引用
《建筑学报》2004年 第1期 64-65页
作者:刘谞 杨钊新疆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乌鲁木齐830002 新疆玉点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830002 
建筑创作不能违背建筑活动的基本原则,不同地域的民族产生各异的建筑形式,尊重建筑的民族性、地域性,建筑创作要走向世界就必须重视各民族间的交流,重视世界和建筑运动的方向与变化。提出地域建筑创作要“既民族、又世界”的观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混沌中的实践:火炬大厦酒店
收藏 引用
《建筑创作》2008年 第4期 66-73页
作者:刘谞新疆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作为一个西部的建筑师,在新疆这样一个民族众多、拥有丰富民族建筑的地区进行创作实践,如何将多民族文化,风情、环境和现代建筑设计更好的结合,形成一种符合贫困地区建筑设计的方法,来指导实际工作,是我在新疆26年建筑设计中一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