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刘诗仁"
2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又见云岭山茶红 记云南省滇剧院青年演员陈亚萍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13年 第3期 18-21页
作者:刘诗仁 
在神奇秀美的云岭大地,在四季如春的彩云之南,有一位扮相俊美、Ⅱ昌做俱佳、表演以刻画人物性格委婉细腻和抒发人物内心情感见长、深受当今观众喜爱的滇剧后起之秀,她就是云南省滇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云南省“山茶花奖”得主、云南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云南壮剧的开放性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1993年 第1期6卷 19-26页
作者:刘诗仁 
壮剧,是壮族人民的戏剧。壮剧,是姹紫嫣红的中华民族文艺百花园中一朵夺目的鲜花。壮剧因流布地域和表现形态的不同,有广西壮剧和云南壮剧之分。本文仅就云南壮剧在历史和现状中表现出来的开放性品格,作粗浅的探究。考察云南壮剧的源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编剧意识刍论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1991年 第5期4卷 51-59页
作者:刘诗仁 
戏剧艺术发展到今天,作为一度创作者的编剧,其位置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淹没无闻的“打本子的”人了。在剧本上仅仅署名是某某演员的演出本那种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编剧的大名堂堂皇皇地印在了每一张节目单、每一份剧本扉页的显著位置。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七乡鼓韵》创作断想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 第A2期16卷 69-69,74页
作者:刘诗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艺术研究室 
本文叙述了《七乡鼓韵》编创者的创作思路。认为传统必须继承 ,但必须创新 ,民俗与鼓结合 ,突出鼓而又不局限于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杂感三题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 第6期2卷 46-47页
作者:刘诗仁 
一、显浅与艰涩 戏剧原是一种最具通俗性的艺术形式,“本性上是世俗的,平民化的”(余秋雨《中国戏剧文化史述》),因须使“雅人俗子同闻而共见”(李渔《闲情偶寄》),故“贵显浅”(李渔《闲情偶寄》)。无论何种形态的戏剧,一旦脱离民间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创作“精品”剧节目的再思考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1998年 第6期11卷 48-51页
作者:刘诗仁 
“增强精品意识,实施精品工程”时下已成宣传文化部门的自觉行动,抓精品、争大奖、以优秀作品鼓舞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谈戏剧的游戏性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1994年 第2期7卷 48-50页
作者:刘诗仁 
“戏”的本意是游戏,嘲弄,调笑,逗趣,“剧”有嬉戏,繁难、疾速、甚烈的意思。人们把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故事这样一种艺术形式称为戏剧,就因为它本身是由游戏生发而成,并始终具有一种难分难解、变化曲折,疾速甚烈的游戏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困境中跋涉——文山州壮剧团调查报告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2001年 第B12期14卷 71-76页
作者:刘诗仁文山州文化局 
文章回顾了文山州壮剧团辉煌的历史和在经济大潮冲击下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同时,作者也以一腔扶持民族文化的激情,进行积极的思考,提出了许多寻求出路的突破方案,具有一定的建设性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云南壮剧研究概览
收藏 引用
《文山学院学报》2010年 第4期23卷 5-10,36页
作者:刘诗仁文山州艺术研究所云南文山663000 
对云南壮剧的研究,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延续至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结出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文章仅对云南壮剧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作一粗略的概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梓潼戏探源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1993年 第2期6卷 16-20页
作者:刘诗仁 
梓潼戏是在《中国戏曲志·云南卷》编纂过程中,《文山州戏曲志》编纂人员在深入普查本地区戏曲资料时发现的一个戏曲剧种。因志书只能实录其事,不作分析,故自1985年发现该剧种至今,虽占有一定资料,但对剧种的来龙去脉仍不甚了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