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包正委"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英国MOOC平台:FutureLearn创建原因与主要特点探析
收藏 引用
《中国远程教育》2014年 第11期 65-68页
作者:包正委 洪明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在迎接网络时代教育的创新性变革、保持本国在国际教育中的领先地位、自主实施本国的教育输出等多方面因素的促动下,英国创建了自己的慕课平台——FutureLearn。FutureLearn平台及其运作具有普惠与赢利并存、竞争与合作并举、注重科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要素及路径分析
收藏 引用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6期 186-191页
作者:杨宁 包正委 徐继红东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4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内蒙古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研究以教师能力和国际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新视野为基础,提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理论假设。通过对2 191份有效问卷数据的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主要由一般信息素养、学科与技术互动理解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领域本体的语句相似度研究
收藏 引用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 第1期25卷 39-43页
作者:张杰 林木辉 包正委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语句相似度计算是设计和实现智能答疑系统的关键技术.由于智能答疑系统一般面向受限领域的特点,在构建出其领域本体的基础上,利用本体语义树计算词汇相似度,从而计算出语句的语义相似度.最后,设计了一个实验模型验证了该语句相似度算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智能教学系统中基于本体的知识表示及推送研究
收藏 引用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 第1期25卷 120-124页
作者:林木辉 张杰 包正委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首先分析了现有网络教学系统普遍存在的不足,提出智能教学系统的基本架构.将智能教学系统中的知识库划分为知识空间和信息空间,并利用Protégé构造了知识空间的本体模型;最后,制定了智能教学系统推送规则并设计了相应的推送算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儿童的人工智能前概念测查:水平与状态
收藏 引用
《现代教育技术》2023年 第3期33卷 75-83页
作者:杨宁 吴疆红 包正委 黄贤玲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福州350117 
当前,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构建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课程内容与教学呈现方式成为重要议题。为此,文章关注儿童的人工智能前概念,通过绘图说话法调查M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人工智能前概念发展水平与状态,以及人工智能前概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认知工具理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收藏 引用
《教育传播与技术》2004年 第3期 7-9页
作者:杨宁 孙宁 包正委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350007 东北师范大学 
要想让信息技术与课程更好地整合,就要以认知工具为支点,满足设计者作为学习者、学习者作为设计者、知识建构。而非再现、反思型思维的参与四个原则,下文对这四个原则作了详细的论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参与式”方法在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实践探索
收藏 引用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 第6期 8-11页
作者:杨宁 包正委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在阐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参与式”方法在教学中运用的实践过程,并在文末对“参与式”方法的运用作了相应的反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学习空间的物理环境对大学生使用意向的影响——以F校智慧型教室的应用为例
收藏 引用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年 第11期18卷 20-23页
作者:刘洋 杨宁 包正委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通过对2018~2019学年持续使用F校智慧型教室的79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习者对该智慧型教室的物理环境舒适度较为满意,但对其中某些细节设计,如空间规划、光环境以及空气品质的体验感较差;物理环境舒适度对学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探究社区理论的混合学习实践研究
收藏 引用
《数字教育》2019年 第1期5卷 31-36页
作者:方启梅 包正委 杨宁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加里森等人提出的探究社区理论(COI)对深度推进混合学习有良好的指导作用。鉴于此,研究团队以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的某高校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专业2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混合学习环境下实施基于COI框架的教学存在、社会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学习技术(CTCL)范式下的技术促进学习研究进展(1):基本认识、研究设计与初步成果
收藏 引用
《中国电化教育》2021年 第9期 32-41页
作者:董玉琦 高子男 于文浩 包正委 杨宁 徐红 李娜 赵哲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上海200234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福建福州350007 上海市实验学校上海200125 
技术促进学习作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但进展不尽人意。同时,在教育信息化实践过程中,技术没有常态化的进入课堂,所以技术支持的学科教学改善也就无从谈起。如何破解这一必须突破的困境?采取学习技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