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含能材料在民事和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进一步满足未来军事和航天领域的需求,高性能、对热和震动钝感的新型含能材料被广泛研究。从安全和稳定性等方面综述了含能化合物的合成、潜在配方和在航天等方面应用的最新进展。
摘要:电气工程在办公建筑物中具有重要地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质量对建筑的正常使用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充分发挥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建筑施工单位需要采取必要措施,调控电气工程施工。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状态维修理念为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元化的监控方案,确保建筑电气设备长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摘要:救生舱是有效减少井下各种灾害导致人员伤亡的安全设施设备,调节救生舱内的温度是保障矿工生存的重要措施。通过对矿用救生舱热负荷的分析计算和矿用救生舱空气调节系统研究现状的分析,设计了以液态二氧化碳相变制冷为基础的两种空气调节系统,可在无需电力驱动、相对狭小空间配套的情况下,适合作为救生舱的空气调节系统。该系统的研发将会解决矿用救生舱在无电力驱动情况下的温度调节问题。
摘要:为提高子弹的低侵彻性,设计了一种新弹型—开花弹。开展开花弹以不同速度侵彻明胶块的实验,研究弹体头部的变形情况,并利用侵彻深度验证了弹丸的低侵彻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开花弹在撞击明胶块的过程中,其头部开裂程度与枪弹的撞击速度有关,且速度越高,弹头变形越大;弹头开裂成"花瓣状"可增大侵彻阻力,有效降低子弹的侵彻深度;开花弹在不同速度区间内均未穿透明胶块,证明该弹具有良好的低侵彻性能;提出了开花弹的运动模型,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开花弹在明胶内的运动过程。
摘要:设计了一种复杂背景下的智能选择机,它能根据背景及目标的具体特性,自动选择最佳的跟踪方式,以实现目标的持续稳定跟踪.
摘要:为有效减少网络中冗余信息传输,提出一种基于四叉树均匀分簇的无线传感网络路由协议——QUCRP。首先对监测区域按四叉树进行网格划分,并对划分的簇及簇群进行四叉树编码;接着从节点的剩余能量、网格中心距离、节点的功率等方面考虑,设计簇首选举算法;最后采用多层次的数据融合策略,对感知数据进行逐层融合并转发,有效减少冗余信息的传输。仿真实验表明,QUCRP路由协议有效降低了冗余信息的传输量,延长了网络的生命周期。
摘要:时至今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已经进入实践的深水区,在程序运行和制度设计层面凸显出来的问题不一而足,如法检两家对确定刑量刑建议的认识并未统一,速裁程序的适用率不高等,但综观全局,制度的核心还是认罪认罚自愿性和真实性的保障问题。其中,值班律师功能的虚化,量刑建议协商性不足,量刑协商过程呈现单向和压制性,被告人对量刑协商参与不充分等因素,对于认罪认罚自愿性的保障都是不利的。本文以实践为样本,着眼于审前和庭审程序,重新审视认罪认罚自愿性保障问题,并提出“问答式”的庭审审查程序等制度设计。
摘要:为减少VVER反应堆使用寿命内换料大修次数,提高机组能力因子,增加平均年度发电量,本文利用KASKAD软件包,通过增加燃料组件平均235U富集度和批换料数的方式,对VVER反应堆实现24个月换料周期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从而设计出了长短交替的24个月长周期堆芯换料方案。对该方案计算结果分析表明:其循环长度分别为633.5 EFPD(EFPD为等效满功率运行天)或667.1 EFPD,各堆芯特性参数均满足设计限值要求,且有较大裕量;较目前18个月堆芯换料周期方案,该方案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当国际天然铀采购价格每磅不超过60美元时,每台机组平均每年将至少带来约0.12亿元收益。因此,本文研究的24个月换料平衡循环堆芯装载方案具有很好的安全性、经济性、灵活性以及工程应用价值。
摘要:为了实现机械工件上刻写字符的自动检测、识别与显示,本文设计并完成工件字符自动识别系统。重点针对光照变化时工件字符难以识别的问题,研究不同光源组合方式对系统识别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能更好适应光照突变的特征提取算法。首先,对输入图像利用优化的同态滤波算法增加字符的细节信息,减低光源照度的影响。然后,分别采用基于LOG算子的自适应阈值法获取图像的整体轮廓和全局特征,采用局部二值模式(LBP)算法获得对光照突变不敏感的LBP纹理特征。最后,联合目标全局特征和LBP局部纹理特征对应像素做相关运算,获得对光照不敏感的融合特征向量。在工业现场进行实测,测试结果表明:识别率平均达到94.72%,对工件平均检测时间230 ms,满足实时性要求。与SIFT算法和Bayesian算法相比,在光照突变情况下本系统的识别精度和稳定性更有优势,且满足工业应用上自动识别的要求,并已实际用于工业测量。
摘要:外弹道方程表明弹丸阻力对弹道偏流存在影响.由于弹丸头部形状对弹丸阻力影响显著,为探究弹丸头部形状与弹道偏流现象之间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试验验证的方法对弹丸头部形状与弹道偏流现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弹头形状越尖锐,弹丸的偏流程度越小,该结论可为弹丸的头部形状设计提供参考.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