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文章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增购车辆车钩缓冲器的设计与选型。通过对车钩气液缓冲器进行结构优化以及缓冲器的合理配置,提高了车钩缓冲器的能量吸收能力,减小了车辆救援工况的车钩受力,满足了车辆碰撞能量吸收要求及车辆救援和连挂要求。
摘要:盐城SRT2.1超级虚拟轨道车辆采用四模块结构,是国内外首次开发的超长多铰接胶轮车辆。文章通过分析车辆的总体参数及结构,设计了一种适合四模块超级虚拟轨道车辆的铰接装置,并完成了仿真分析、产品研制和试验验证,实现了国产铰接装置的装车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超级大巴铰接系统及贯通道结构和原理,根据车辆编组方式及车辆重量进行计算,合理选型铰接系统。结合主动控制铰接系统输入输出参数选型,为整车设计提供了依据。
摘要:本文将列车系统简化成质量弹簧系统,开发动力学计算模型,并针对某6编组的车辆进行计算,求得了车辆的速度、加速度以及界面力-行程曲线,为车钩设计提供了依据。分析坡度系数及制动施加时间对车钩力的影响,为车钩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摘要:介绍一种地铁车辆的全宽式疏散系统结构,通过全宽疏散门结构的设计及车辆司机室相关结构的设计,搭建了地铁车辆大宽度端部疏散系统,使地铁车辆的疏散能力提升近1倍。
摘要:有轨电车防撞性能提高后,为适应车体强度要求,其下部铰接装置和贯通道折棚需重新选型与设计。文章提出了一种能适应单车型低地板有轨电车的具有超大通过空间的单铰接贯通道方案,并分析了其在恶劣工况及线路条件下的运动位置情况。
摘要:为满足系列化中国标准智能市域列车A、C、D三种车型的贯通道整体可互换性,开展了贯通道统型设计工作。列车车端距是影响贯通道曲线通过能力及贯通道统型设计的重要参数,文章针对市域A、C、D三种车型,对车端距设计参数进行充分论证分析,形成统一的车端距、贯通道通过宽度和通过高度参数以及侧护板形式,使三种车型统一为一种贯通道方案,以增强不同供应商备件的互换性,降低用户维护成本。
摘要:目前车辆过曲线转角计算主要依靠设计师通过CAD绘图进行静态分析,该方式存在效率低、精度差以及带抗折弯系统铰接车辆分析难度大等问题。针对上述缺陷,使用开源语言Python进行程序开发,实现车辆过曲线转角的自动计算、CAD图纸自动输出和运动过程可视化。
摘要:轨道车辆通过曲线时,过大的车钩摆角会严重威胁列车的行车安全;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进行曲线通过时车钩摆角的校核。通过解析的方法给出前后车辆的姿态位置,再依据其车钩相对位置求解车钩摆角大小。最后依据算法对水平曲线通过和竖曲线通过两种情况进行了车钩摆角的计算,发现在不同的工况下,车钩最大摆角均出现在前后两车中心销横移方向相错的时候;在入曲线工况下,车钩最大摆角出现2位车刚进入曲线时;在S曲线工况下,车钩最大摆角出现在1位车完全进入后曲线时,而2位车1位中心销在夹直线时;在竖曲线的工况下,车钩最大摆角出现在变坡点处。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