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华觉明"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传统工艺的界定和分类
收藏 引用
《自然科学史研究》2021年 第1期40卷 120-129页
作者:华觉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190 
本文从设计或创意、材料、制作和功能这四个维度,对传统工艺作了科学的界定;按行业分类,构成涵含十五大类、106门类、765种类的中国传统工艺三级分类体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The Philosophy of He(和):Examin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echnology and Culture
收藏 引用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4年 第1期8卷 1-34页
作者:HUA Jueming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90China 
Pre-modern Chinese crafts,such as iron smelting,cookery,medicine,and the production of vehicles,bows,and arrows indicat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iew of technology as being organic,holistic,and *** view of technology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的筹划与实施
收藏 引用
《自然科学史研究》2020年 第S1期39卷 31-40页
作者:华觉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190 
1995年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成立,提出编撰《中国传统工艺全集》的设想。1999年《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正式立项,成为中国科学院的"九五"重大研究项目,同时也成为新闻出版总署的"九五"重大出版项目。至2015年,用了20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先秦编钟设计制作的探讨
收藏 引用
《自然科学史研究》1983年 第1期2卷 72-82页
作者:华觉明 贾云福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武汉工学院 
编钟在先秦乐器中占重要地位。商周时代用礼乐制度规定名位、等级,制礼作乐是统治者施行政教的大事,"钟鸣鼎食"成为贵族领主权势地位的标志。八音齐鸣赖金以动声,作为众乐之首的编钟,为朝聘、祭祀所必备,钟的尺度和音律又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六千年铸造之美
收藏 引用
《中国科技史料》1992年 第4期13卷 6-13页
作者:华觉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010 
本文根据出土文物及近些年的艺术铸件,从工艺及美学角度纵论了六千年来的艺术铸造及其发展演进,展示了中国铸造工艺的辉煌成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铸造工艺调查
收藏 引用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92年  94-97页
作者:谭德睿 周建勋 华觉明 
中国素称为“铸造之乡”,早在商周时代,铸造工艺即臻于成熟。自古代流传至今的传统铸造工艺有泥型、失蜡法、铁范等。河北泊头、江苏无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刍议工艺美术之界定
收藏 引用
《上海工艺美术》2014年 第1期 12-13页
作者:华觉明 
何谓工艺美术?这是工艺美术界的一个基础性的理论问题也是实际问题;非此.无从界定其内涵、类别及与其它艺术门类的分野.难免会在理念与实践的层面出现混乱和差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六千年铸造之美
收藏 引用
《上海工艺美术》1998年 第2期 25-27页
作者:华觉明 
铸造在中国已有6000年的历史。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金属遗物是出自陕西临潼的黄铜圆片,为公元前第四千纪初的制品。它也是已知的中国最早的铸件,不甚规整的形状和表面展示了一种原始的粗犷之美,用于礼仪或装饰。 中国最早的青铜铸件是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先秦编钟设计制作的探讨——兼论《考工记》“遂”的部位与作用
收藏 引用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年 第5期3卷 64-64页
作者:华觉明 贾云福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北京钢铁学院 
编钟在先秦乐器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它荟萃工艺技巧的精华、代表着该时代冶铸技术和音乐艺术的水平,是古代铸师、瞽师的一大发明。欧洲和印度的钟都是正圆形,惟独中国的编钟是合瓦式的。因为钟体扁圆,对声振动起着制约作用,所以能成组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工艺研究的范本与标杆《<髹饰录>与东亚漆艺——传统髹饰工艺体系研究》前言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4年 第7期 36-36页
作者:华觉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奉命为人民美术出版总社审读张燕先生《〈髹饰录〉与东亚漆艺——传统髹饰工艺体系研究》,实感力有未逮。读罢全书,有这样几点感受:一、是书立意甚高。以漆艺经典《髹饰录》为轴,上溯下探,意欲穷尽七千年之中华漆艺史及东亚诸国的续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