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单永军"
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民国期刊广告中的戏曲元素——以民国戏曲期刊广告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2018年 第7期 105-111页
作者:单永军湖北文理学院 
民国时期,期刊广告中的戏曲元素运用成为一种独特的现象。一般期刊,特别是戏曲期刊刊登有数量不等的广告,其中有不少戏曲元素的融入。一般的商业广告通过融入名伶形象、剧目、戏装等提升广告的设计水平。民国期刊广告中还出现了戏曲广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播视域中的艺术史书写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10年 第9X期 86-89页
作者:单永军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在西方艺术发展史上有诸多模式。艺术史的重写应该坚持开放的、联系的、理论与实证结合的原则。传播为艺术史书写提供了新的视角。传播还原了艺术发展的过程,为艺术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传播使艺术史书写走向开放,契合了艺术的绵延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桃花扇”故事的电影传播
收藏 引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 第6期 34-40页
作者:单永军聊城大学文学院 
"桃花扇"故事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影首先是一种传播媒介,其次才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桃花扇"故事的传播形成了电影《桃花扇》、粤剧电影《李香君》和电视电影《桃花扇》三部电影,这三部电影的形态也是戏曲电影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曲经典电视化的媒介学思考——以《桃花扇》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州学刊》2019年 第6期 160-166页
作者:单永军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电视媒介在戏曲经典艺术的传承发展、创新性转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戏曲经典《桃花扇》的传播案例来看,电视媒介助推戏曲经典成为文化资源,使其从文学文本和舞台文本转化为电视媒介文本,并形成多样化的跨媒介文本形态。电视媒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象学视域中的电影层级
收藏 引用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5期37卷 90-93页
作者:单永军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南京211189 
现象学方法对电影艺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象学强调现象还原,强调本质直观。电影艺术也是直观的艺术。看电影的过程本身即是现象学直观的过程,也是电影显现自身的过程。在现象学的意义上,电影显现呈现为三个层面:在影像层,电影依次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立言画刊》与民国京津地区的戏曲传播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2014年 第7期 124-130页
作者:单永军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 
《立言画刊》是学术界极少关注的民国戏曲类期刊。《立言画刊》是了解民国时期京津地区戏曲传播的重要资料。作为期刊媒介,《立言画刊》以戏曲新闻、戏曲广告作为传播方式,传播当时的名伶尤其是坤伶的信息。《立言画刊》中的戏曲批评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桃花扇》的咏剧诗传播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12年 第2期 54-57页
作者:单永军聊城大学文学院 
在《桃花扇》传播中,咏剧诗是一种独特的形式。它以诗、词、曲为媒介,传达出对《桃花扇》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色、表演情形等观点和感知。就其内容而言,兴亡之感的体验、成败的反思和人物形象的评价特别受到重视,而艺术特色、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网络戏剧的美学特征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08年 第22期 146-147页
作者:单永军聊城大学文学院 
网络戏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戏剧艺术形式,同传统艺术有很多的不同。在剧本创作上,网络戏剧体现的趋势是由个人独白到集体的狂欢。剧场特征是由现实的近程剧场转化为虚拟剧场、远程剧场,实现了剧场的网络化。观众不仅仅是接受者,而成为参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曲纪录片创作的文化反思与文化融合策略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19年 第10期 84-88,99页
作者:单永军江苏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戏曲纪录片以纪录片为手段,以戏曲为内容,重在传承和传播传统戏曲。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戏曲纪录片的拍摄逐年增多。从戏曲纪录片创作的历史来看,戏曲纪录片的创作存在着现代手段、现代话语与戏曲叙事、话语等的矛盾,展现出现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戏曲经典的网络传播效果——以《桃花扇》为例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13年 第8期 51-55页
作者:单永军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 
网络传播是当代戏曲经典的传播方式之一,而《桃花扇》的网络传播过去很少触及。借助于网络传播,《桃花扇》便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并获得了更多的观众。但在传播效果上,和原初的传播媒介相比,网络传播在审美效果上却依然有许多不足,《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