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卞之琳"
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十年诗草》重印弁言
收藏 引用
《新文学史料》1989年 第3期 220-221页
作者:卞之琳 
时间是无情的,淘汰诗作,不会有什么照顾。时问也最有情,间或让作者(如果人还在)乐得亲见自己早不想留存的篇什自行消失,或者在不背原意亦即不背历史真实性的条件下有机会一再进行艺术加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追忆李健吾的“快马”
收藏 引用
《新文学史料》1990年 第3期 77-81页
作者:卞之琳 
作为文学家兼戏剧家,李健吾一生(1906—1982)都有点戏剧性。他一再强调文学批评本身也是一种艺术(《李健吾文学评论选》,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序一"页1,页3,页215),还把批评家对创作家作品的理解和掌握比作"快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探参差均衡律——汉语古今新旧体诗的声律通途
收藏 引用
《诗刊》1993年 第3期 46-53页
作者:卞之琳 
本文首先从汉语非单音节语言的特质出发,指出我们说话时主要以二、三音节成音组与意组作逗作顿,因此诗行的格律自然以此作为节奏单位。继而追溯汉语古典诗体的变迁。剖示了平仄参差均衡律的特色与优越性,适用于白话新体诗二、三音顿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五·四”初期译诗艺术的成长
收藏 引用
《诗刊》1989年 第7期 50-52,43页
作者:卞之琳 
晨光同志编出了一本奇书《徐志摩译诗集》,附录徐谈译诗文章的意义大于译诗正文,我写序,也就发发怪论。我一向不喜欢当家、学者,挖掘别人自己悔不及废或改的幼稚或拙劣的文字产品,总以为就让它们入土为安吧。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特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英语“移就”修辞格的功能与翻译
收藏 引用
《当代外语研究》2005年 第9期 49-52页
作者:刘金明 卞之琳 查良铮 王晓群上海外国语大学 
“移就”即Transferred Epithet,亦称Hypallage,是英语中一种颇具特色、艺术感染力强的修辞手法,在英语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广泛运用。根据A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and Literary Theory,“移就”的定义是:A figure of speech i...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