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卢春红"
4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物”进入审美存在的可能路径
收藏 引用
《甘肃社会科学》2024年 第1期 32-41页
作者:卢春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追溯“物”在思想流变的实际状况,审美存在构成其得以呈现的基础条件。凭借自身的整体性本质,物之为物抗拒思维的规定,却接纳并依赖感性的触碰。自审美存在通过美的艺术而显示自身的感性本色以来,主体的评判能力凭借“无形式”呈现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设计与美学相关联的三个向度
收藏 引用
《艺术学研究》2024年 第4期 36-50页
作者:卢春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追溯设计呈现自身本质的历史变迁,其之所以体现为技术与艺术的综合,并尝试在“技”与“艺”的底层探寻自身的独立性,是因为这一探求自身本质的过程,显示的其实是设计通向审美存在的路径。反思设计与审美存在的关系在近代以来的转化,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趣味到天才:18世纪美学建构的艺术路径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24年 第6期 25-41页
作者:卢春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反思近代以来的思想发展,将艺术与美学相关联,既是“自由艺术”获得学科自律的思想动机,也是审美理念呈现自身现实性的逻辑诉求,并由此构成美学建构的艺术路径。在这一过程中,夏尔·巴托将趣味作为法则引入艺术,让艺术成为美的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感性认知”到“新美学”:美学何以复兴?
收藏 引用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 第2期 43-53页
作者:卢春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 
对于“新美学”的建构,德国当代美学将其称为对鲍姆嘉通关于美学作为“感性认知”这一最初构想的再次复兴,其深层意旨在于,突破美学在近代之后的发展中伴生的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的复杂纠葛,在对美学本色的回归中彰显学科发展的新方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天然雕塑到审美心态:论王朝闻的美育路径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22年 第10期 18-30页
作者:卢春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在当代视野下梳理王朝闻的美育探索,其意图并非对其审美教育理论做专题式研究,而是直面其以审美关系为重心展开的审美活动,分析其中的美育指向,阐明通向这一指向的特殊路径。王朝闻从审美对象角度消除艺术与自然的界限,从审美心态角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淡远到空灵:论宋代文人画空间结构的转变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12期43卷 162-170页
作者:卢春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100732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人们一般将文人画在宋代的独立归因于苏轼,正是通过这位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人画拥有了明确的理论与主张。不过,将这一理论主张的后果指向与画工画不同的文人画派的出现,则是对这一现象似是而非的理解。从根本上讲,苏轼的文人画论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美育代宗教”:三条思路论争的源起与旨归
收藏 引用
《美育学刊》2022年 第1期13卷 6-16页
作者:卢春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20世纪初,为改造国民性,蔡元培从教育层面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该主张一经提出便走出单纯美学的领域,在多重层面引起强烈反响,时至今日依旧争论不断。然而,重思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百年历程,之所以引发各种争执,在于伴随着&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物何以显现自身?——论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中的“物”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2010年 第10期 79-85页
作者:卢春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艺术作品的本源》是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之一,也是海德格尔思想之路的标志性作品。在这篇文章中,海德格尔思想的关注重心发生了一个变化,即从早期对基础存在论——此在的关注,转变为对存在自身的关注。在存在展示自身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公意:从普遍意志到立法意志——论卢梭对“意志”概念的贡献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 第5期42卷 91-98页
作者:卢春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北京100732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从社会契约理论的普遍意志到康德的自由意志,意志概念的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不再与个体意愿的选择相关联,而是由理性来规定自身,并由此获得意志概念的实践内涵。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卢梭对意志概念两层内涵的阐发功不可没。断然摆脱与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利害到兴趣:论夏夫兹博里和康德的审美无利害观念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21年 第3期 5-15页
作者:卢春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从排除外在功利的角度,康德无疑承接了夏夫兹博里的"无利害性"观念。如果说夏夫兹博里那里的interest表达了一种指向利害的欲望,康德则将之与建构兴趣的情感相关联。正是这一视角的转换带来不同结果。欲望直接指向外在功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