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卢珊"
15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山西寺观壁画中的山水图景审美研究
收藏 引用
《书画世界》2025年 第1期 86-88页
作者:卢珊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不同于以往从美术史角度对壁画中山水的绘画手法和风格的研究,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山西寺观壁画中的山水图景,探讨其画面审美意趣、意境构造及独特的审美意识。文章从梳理五代至明清时期山西寺观壁画中的山水图景入手,归纳不同时代的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山水衬景人物的审美功能和意趣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8年 第4期 114-119页
作者:卢珊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本文论述了衬景人物在山水画中的审美功能和意趣,阐发了衬景人物在山水中的位置安排和比例关系,探讨了不同衬景人物的身份赋予山水画的各种人文内涵,以及对山水画意境的生发和开拓作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山水画中“桥”之衬景的审美意趣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年 第3期 126-132页
作者:卢珊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本文论述了"桥"之衬景在山水画中的审美功能和意趣,从中国古代桥的形态和功能出发,追溯"桥"作为山水画衬景出现的源头,探讨了"桥"之衬景在山水画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自然物象的关系以及"桥"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唐代书法品评的“中和”审美标准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24年 第4期 195-196页
作者:卢珊山西师范大学 
本文从探源“中和”的美学思想内涵出发,辨析唐代书李世民、虞世南二人的“中和”审美思想,挖掘唐代书法品评中的“中和”标准以及如何达到“中和”的艺术表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响应面设计的紫甘蓝花色苷色素提取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调味品》2021年 第2期46卷 159-162页
作者:卢珊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郑州450000 
该研究选用新鲜紫甘蓝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确定出影响紫甘蓝花色苷色素提取效果的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和料液比,随后采用响应面设计进一步优化提取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设定。试验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花色苷提取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工艺美术设计的创新性探索
收藏 引用
《天工》2021年 第9期 50-51页
作者:卢珊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工艺美术设计将美术艺术与手工作品相结合,使二者拥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随着机械制作的发展和自动化的进步,手工作品受到一定的冲击,同时导致工艺美术出现了水平下滑的现象,而且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审美在不断发生变化,工艺美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态艺术探讨——Simon Starling作品的启示
收藏 引用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09年 第7X期2卷 223-224页
作者:祁素萍 卢珊 陈昊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作品在历史记录、文化承传以及丰富人们生活等许多方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美学价值和一定的教育功能。本文通过分析Simon Starling的生态艺术作品,对生态艺术内涵、特征及其它相关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刘文西人物画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9年 第9期2卷 107-108页
作者:卢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文章主要分析刘文西人物画艺术思想的渊源,探讨刘文西人物画创作的原因与情感,并重点阐明研究刘文西人物画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了其创作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特征,并从陕北农民和领袖形象两个方面,介绍其创作的艺术特征和思想内涵,以为实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协同视角下宜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
收藏 引用
《三峡论坛》2020年 第4期 13-17页
作者:卢珊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宜昌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过程中争做领头羊,在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惠民活动的开展及文化扶贫中取得了不错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刘文西:黄土地“现实主义”绘画的守望者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2020年 第7期 86-91页
作者:卢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2020年7月7日,刘文西先生逝世一周年。刘文西六十年孜孜以求的创作历程在中国当代人物画史留下深刻印记,刘文西笔下的人物画是中国民族文化和历史情感精神的寄托。他的艺术人生反映的执着精神具有社会的责任感和时代的使命感,他的人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