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卿雪华"
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藏戏与佤族清戏之比较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2012年 第5期 101-105页
作者:卿雪华昆明学院人文学院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藏戏与佤族清戏均为民族剧种,但是二者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藏戏是藏族自身创造出来的戏剧形式,而佤族清戏并不是佤族自身所创造出来的,它是我国汉族戏曲艺术中一个较古老的剧种在佤族分布地区的遗存。比较藏戏与佤族清戏在历史发展渊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影《司岗里》:佤族文化的镜像表达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13年 第17期 38-39页
作者:卿雪华 王周炎昆明学院云南昆明650214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092 
电影《司岗里》作为一部优秀的佤族音乐数字电影,不但展现了绚丽多彩的佤族歌舞艺术,也成为整个佤族文化的影像展示。如佤族的服饰、饮食、建筑等物质文化;婚恋习俗、社会形态等制度文化;宗教信仰、木鼓艺术、歌舞艺术等精神文化在影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佤族民歌的比喻构成及其文化意蕴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 第6期24卷 49-54页
作者:卿雪华 王周炎昆明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佤族民歌是佤族珍贵的文学遗产,其歌词也富有民族特色。考察其歌词的修辞特点发现比喻辞格的运用最突出,占了所考察民歌的44.6﹪。比喻的各种类别如引喻、明喻、暗喻、借喻、较喻等在佤族民歌歌词中出现的频率依次递减。文章对各种比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语言与快乐
收藏 引用
《语文知识》2011年 第4期 123-124页
作者:卿雪华 王周炎昆明学院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214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092 
艺术语言是相对于普通语言、未变异的语言来说的。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追求语言使用的快乐是发话主体寻找、使用艺术语言的内在动力,这种快乐源于发话主体的审美创造和对寻常语言的超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象征语言的使用域
收藏 引用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 第12期22卷 6-10页
作者:卿雪华昆明学院云南昆明650031 
加强象征语言的研究,可以弥补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些缺憾,从而使得语言研究健康发展。从象征语言的定义、分类以及象征语言的第二层交流特性探讨象征语言在宗教、政治、艺术以及日常生活等领域中的使用情况,有助于了解语言使用的实际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