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史宣明"
3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大豆异黄酮的生产实践
收藏 引用
《中国油脂》2005年 第4期30卷 40-41页
作者:史宣明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西安市劳动路118号710082 
大豆异黄酮具有预防癌症和减少肿瘤数目,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预防骨质疏松症,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功能。采用含水醇溶液进行萃取,并采用树脂吸附与物理化学相结合的精制方法进行提纯,可得到大豆异黄酮含量为40%的产品。同时,也可根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酶解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制备粉末油脂工艺
收藏 引用
《中国油脂》2008年 第1期33卷 14-16页
作者:王恺 陈燕 史宣明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西安710082 
利用酶解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壁材,以油脂为芯材,制备粉末油脂。研究结果表明,乳化液制备的最佳条件为乳化温度60℃,乳化时间15 min,加水量10倍(相比于固形物)。制备的乳化液经喷雾干燥得到流动性、稳定性良好的粉末油脂。在油脂包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品种特种油脂的关键加工技术
收藏 引用
《中国油脂》2010年 第11期35卷 4-6页
作者:史宣明 冯贞 鲁海龙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西安710082 
小品种特种油脂大都具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脂肪酸组成特殊、富含生理活性物质等特点,因此需采取特殊的加工工艺。对小品种特种油脂工艺设计应注意的一些关键技术及设备进行了介绍,以期推动小品种特种油脂生产工艺的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豆低聚糖的精制
收藏 引用
《中国油脂》2005年 第5期30卷 39-40页
作者:史宣明 赖本丽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西安市劳动路118号710082 成都市公安局成都市文武路153号610017 
大豆低聚糖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促进人体肠道内有益健康的双歧杆菌的繁殖,降低血脂,抗癌防癌以及延缓衰老等。在大豆异黄酮的生产过程产生了大量的含低聚糖的废水,从中回收低聚糖,不仅可变废为宝,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可以为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及精制
收藏 引用
《中国油脂》2001年 第2期26卷 3-5页
作者:史宣明 岳琳 武丽荣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西安市劳动北路56号710082 新疆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简要介绍了大豆异黄酮的组成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并着重介绍了几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提取、精制大豆异黄酮的生产工艺。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常用乙醇水和弱碱性水溶液提取。其精制则用吸附树脂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豆皮利用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油脂》2011年 第1期36卷 63-66页
作者:李红 武丽荣 史宣明陕西省森林保护研究所西安710082 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西安710082 
大豆皮是大豆脱皮制油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大豆皮富含纤维,除主要用作饲料外,可以经改性处理用作吸附剂,还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如膳食纤维、过氧化物酶等用于食品工业中。另外,大豆皮可以发酵生产燃料乙醇,还可以制作成锂离子电池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95%乙醇浸出麻疯树籽压榨饼工艺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油脂》2010年 第10期35卷 30-33页
作者:夏辉 陈燕 史宣明 马雅斌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西安710082 
以95%乙醇为溶剂对麻疯树籽压榨饼进行浸出,同时脱除饼中所含佛波醇酯。研究了原料粒度、料液比、浸出温度和浸出次数等因素对粕中佛波醇酯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优浸出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10 mm,料液比1∶3(m/V),浸出温度60℃...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低菜籽油脱臭馏出物提取天然V_E的酯化工艺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油脂》2004年 第10期29卷 32-34页
作者:孟橘 史宣明 魏冰 徐廷丽 孟佳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西安市劳动路118号710082 
探讨了从双低菜籽油脱臭馏出物中提取天然VE 的酯化工艺条件 ,依据正交实验确定了第一次酯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 :馏出物∶甲醇 (W/V) 10∶9,酯化温度 6 0℃ ,酯化时间 2h ;第二次酯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 :甘油酯∶甲醇 (摩尔比 ) 1∶6 ,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桐子(麻疯树)粕脱毒工艺技术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油脂》2011年 第7期36卷 15-17页
作者:杨兆华 史宣明 张骊 陈燕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16 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西安710082 
小桐子油是制备生物柴油的优质原料,但其粕含有毒性物质而未得到很好利用。研究了在制油的同时使小桐子粕脱毒的工艺技术条件,确定了符合常规制油工艺的脱毒路线和直接压榨及膨化浸出脱毒工艺的技术路线。检测结果显示粕中毒性物质的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超临界CO_2流体浓缩生育酚的二元相平衡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油脂》2001年 第4期26卷 46-50页
作者:方涛 史宣明 云志 丁霄霖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学院江苏省无锡市惠河路170号214036 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西安市劳动北路56号710082 南京化工大学化工分离研究所南京市新模范路5号210009 
为了验证利用超临界CO2 作为从油脂脱臭馏出物中分离生育酚的可行性 ,本研究采用一套气液相可交替循环的测定装置对油酸甲酯—CO2 、生育酚—CO2 体系进行了相平衡数据的测定 ,并据此进行了油酸甲酯、生育酚在超临界CO2 中溶解度、分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