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叶当前"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影视传媒对黄梅戏的传播与发展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11年 第3X期 94-97页
作者:叶当前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梳理六十多年来黄梅戏电影电视发展状况,结合黄梅戏编导的经验之谈,在戏曲电影与戏曲电视理论背景下探索影视传媒对黄梅戏的传播与发展问题,不难发现黄梅戏发展方向、黄梅戏表演艺术的传承、黄梅戏舞台艺术的提升、黄梅戏人才的培养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嵇康琴德最优与丽琴新声辩证论
收藏 引用
《艺术探索》2017年 第5期31卷 56-61页
作者:叶当前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安庆246011 
嵇康重视琴德,其《琴赋》沿袭汉魏乐赋套路,铺叙在崇高的审美境界中发现琴材,在能工巧匠分工合作之下制造出"何其丽"的琴体,由"瓌艳奇伟"的琴家演奏出"何其伟"的新声、美声,在儒家乐教基础上表达了崇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黄梅剧《公司》看中国戏曲的现代性改革
收藏 引用
《艺术探索》2013年 第3期27卷 117-120,5页
作者:叶当前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安庆246052 
黄梅剧《公司》作为韩再芬主演的黄梅戏"三部曲"之一,以现代经典为目标,现代性特点突出。首先,剧本对现代性社会问题给予充分关注。其次,采用高科技的舞台及舞美设计,运用现代音乐与现代化道具,处处张扬着现代美学风采。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桐城文化语境下《六尺巷·宽》的编创意义
收藏 引用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 第6期43卷 18-22页
作者:叶当前安庆师范大学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安徽安庆246011 
韩再芬主演的《六尺巷·宽》选取桐城六尺巷的传说,通过倾宁夫人出身的暗线表现明清之际桐城文人的气节风骨,具有浓郁的桐城味,是地方文化语境下黄梅戏剧目的一次大胆创新。拓展开去,桐城与桐城派有很多故事值得编演,桐城派研究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诵读教学
收藏 引用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6期31卷 146-150页
作者:叶当前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诵读是一种颇具民族特色的读书方式,也是一种传达美与表现美的艺术,自古就被学人士子广泛接受,深入实践。桐城派文人从刘大櫆、姚鼐等就开始探索诵读方法,曾国藩、姚永朴等指导诵读亦多深切会心之见,桐城派古文诵读因此而别具一格。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宽、吾祖望主讲敬敷书院考
收藏 引用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 第2期42卷 34-38页
作者:叶当前安庆师范大学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安徽安庆246011 
学术界、文化史志界多认为王宽吾、全祖望曾任敬敷书院山长,其实有误,皆因民国《怀宁县志》“其山长由巡抚聘定如刘大櫆王宽吾祖望姚鼐皆卓然经师之选也”一句标点不当所致,这句话从道光《怀宁县志》删削而来,从中可知曾任山长的是刘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技巧与精神——邓以蛰和徐复观绘画理论之比较
收藏 引用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 第1期34卷 108-111页
作者:罗茜莎 叶当前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绘画理论围绕精神与技巧的讨论经久不衰。邓以蛰先生的绘画理论注重笔画,由笔画论气韵生动。徐复观围绕艺术精神论中国绘画里的人生。在色彩上,两人都主张水墨渲淡,但邓以蛰和徐复观分别从艺术效果和绘画者的审美意识角度来论证。在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桐城派诗文的内部研究
收藏 引用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6期41卷 13-13页
作者:叶当前不详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将文学研究区分为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外部研究侧重于“文学的背景、文学的环境、文学的外因”的研究,包括从传记、心理学、社会、思想、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等维度开展的研究;内部研究是对文学自身的研究,像文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