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向志柱"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黛、菱究竟离得多远?──兼说第63回群芳宴坐序次
收藏 引用
《红楼梦学刊》1998年 第4期 48-51页
作者:向志柱湖南湘潭大学97级古代文学专业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思想和艺术上取得了光辉成就。它的饮宴行乐历历如绘,读者仿佛身历其境。正如以前章节的梦兆、曲兆、谜兆及70回的诗兆一样,63回的签兆也有力地展示了群芳的命运及结局,此回群芳齐聚、主仆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言”的叙事视角模式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 第4期 148-151页
作者:向志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源于“说话” ,受其影响 ,存在着一个说书人叙述格局传统 ,导致了白话小说文本叙事的拟对话模式以及叙事视角的全知与限知动态结合模式。拟对话表现在形式上大致是虚拟对话场景和阐释典章制度及民情风俗等 ,直接与读者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代诙谐文的艺术特色及其发展困境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 第2期 43-46页
作者:向志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长沙410003 
诙谐文研究是古代散文研究一个值得拓展的研究空间。诙谐文的艺术特色大致有四:一脉相承,自成系统;搜辑故实,炫人博学;比拟贴切,涉笔成趣;人事讥嘲,相得益彰。诙谐文的创作尽管不限文体,但是亦多自身的拘限,而且在强调文学实用性的历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巧合”和“果报”模式在话本中的结构意义
收藏 引用
《求索》2003年 第1期 178-180页
作者:向志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长沙410003 
话本小说结构最普泛化、同时也最内在的根源是“巧合”和“果报”模式。巧合使得话本小说曲折摇曳、高潮迭起。它的运用及实现方式又紧紧与情节动力、报应逻辑联系在一起。话本小说接受“果报”观念 ,主要亦体现在结构思维上。“果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刎颈鸳鸯会》的书面语特征及其用意
收藏 引用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3期34卷 378-382页
作者:向志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长沙410003 
《刎颈鸳鸯会》一般被认为是说话人的底本。然而《刎颈鸳鸯会》中"右诗词各一首"、"未暇尽录"、"又调《南乡子》一阕于后"等重要的书面语形式和体制结构无法完全转换为口头语言,却具有明显的案头文学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史诗:文体意义与价值评判的互动——论胡良桂的“长篇小说史论三部曲”
收藏 引用
《云梦学刊》2005年 第2期26卷 98-100页
作者:向志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长篇小说史论三部曲”从长篇小说的创作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和围绕史诗性立论,从总体上抓住了长篇小说思想艺术的本质特征。提出了许多关于史诗性长篇小说理论的命题。采用了“传统史诗”和“现代史诗”这两个概念,抛弃了史诗的外在形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