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吕叶"
48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消除约束/驱动奇异的冗余驱动原理及并联腿机构设计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与研究》2020年 第2期36卷 21-26页
作者:吕叶 许勇 梁诤 王威 赵传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上海201620 
基于约束旋量理论,提出了约束奇异、驱动奇异判别准则,推导得出了消除约束驱动奇异的冗余驱动并联机构设计原理。并据此设计了一种无奇异的RxRyTz自由度冗余并联2RPS-UPU+2SPS腿机构。最后,通过剖析由约束、次生约束雅可比矩阵构成的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含闭环结构单元的新型2R1T并联机构运动性能优化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与研究》2019年 第2期35卷 50-54,59页
作者:吕叶 许勇 刘勇 宋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上海201620 
提出了一种含闭环结构单元的新型2R1T并联机构—3-PPaS。推导获得了解析形式的机构位置正逆解,便于后续的运动规划及控制;采用数值搜索方法求解机构的可达空间,考察确定了机构转动能力与关键尺度参数的影响。进一步,应用雅可比矩阵条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称3T1R并联机构构型设计与位置分析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与研究》2019年 第2期35卷 55-59页
作者:刘勇 许勇 宋伟 吕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上海201620 
基于螺旋理论,深入研究了一种适用于轻小物料高速操作的3T1R运动机构—全对称4-URU并联机构。首先应用螺旋理论对能实现3T1R运动的全对称并联机构进行型综合,列举出了支链中仅含R副的3T1R机构,考虑机构的结构复杂度、工作空间和力/运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含可重构动平台的新型并联变胞腿机构设计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与研究》2020年 第2期36卷 47-52页
作者:梁诤 许勇 吕叶 刘勇 张强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上海201620 
变胞机构在不同工作阶段会呈现拓扑结构形式不同的运动构态,为便于描述变胞机构各运动构态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变胞机构全构态的概念,据此提出了变胞并联机构的构型综合原理,即首先综合出变胞机构的全构态机构,然后由全构态机构经由其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PRP_AS/2-PUPR型并联机械腿性能指标分析及结构参数优化
收藏 引用
《机械传动》2020年 第3期44卷 84-90页
作者:刘勇 许勇 陈佳丽 吕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上海201620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上海200063 
为研究并联机械腿运动性能指标和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以PRPAS/2-PUPR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根据步行机器人的工作任务确定机械腿的自由度,通过求解位置正逆解证明机械腿具有部分解耦性能,并通过蒙特卡洛法搜索出机械腿的工作空间。基于1...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折纸机构设计的新型行走机器人
收藏 引用
《机械传动》2021年 第5期45卷 66-74页
作者:江新阳 许勇 王艳 刘佳莉 赵传森 吕叶 王煜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上海201620 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香港999077 
针对行走机器人存在的驱动复杂、无法适应不同行走环境等局限,基于折纸机构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具有单自由度的行走机器人的两种腿部折纸构型;通过将三浦折纸(Miura-Ori)折痕转角理论与腿部等效运动学模型相结合,简化运动学的求解并设计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新型折叠式柔性铰链的柔顺性能设计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与研究》2020年 第5期36卷 44-49,53页
作者:刘佳莉 许勇 张强强 施浩然 吕叶 江新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上海201620 
将折纸结构的折展、柔顺特性和连杆机构的运动特性有机结合,提出了折叠式柔性铰链概念,以及具有预期运动性能的折叠式柔性摆转铰链、扭转铰链及复合铰链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建立了刻画折叠角、摆转角/扭转角、保持扭矩间量化关系的静力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六自由度铆孔机器人刚度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轻工机械》2019年 第2期37卷 6-11页
作者:梁诤 许勇 吕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上海201620 
针对高端制造业对大型、薄壁及复杂曲面工件的精密、高效和柔性加工的需求,课题组设计了一种基于6-SPU并联机构的新型步行式铆孔机器人。首先,建立了机构的位置逆解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螺旋理论推导出机构的雅可比矩阵,同时考虑支链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语言模型在解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与探讨
收藏 引用
《解剖学杂志》2024年 第6期47卷 539-542页
作者:卫灵怡 孙思伟 吕叶上海健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教研室上海201318 
解剖学作为临床医学的重要专业课,其对医学生基础医学知识体系的建立起着关键性作用。由于传统教学设计中普遍存在教学资源更新缓慢、人力资源有限、学生课堂积极性不足以及反馈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的培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互联网+的正常人体学混合式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解剖学研究》2022年 第3期44卷 302-305页
作者:赵久红 李志宏 李堃 王卓群 吕叶上海健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解剖组胚教研室上海201318 
以护理学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互联网+”正常人体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及效果。丰富线上及线下教学资源库,通过优化设计教学环节,有效地把线上和线下资源整合一体,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改善学习效果,以期探索更适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