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吕永盛"
1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前苏联1123型"莫斯科"号反潜巡洋舰设计心得
收藏 引用
《国外舰船工程》1996年 第8期 1-9页
作者:吕永盛 
为了加强与美国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反潜和战能力,前苏联政府决定研制反潜航空空母舰,本文介绍了首型反潜巡洋舰的设计工作过程,舰的战术技术性能,以及主要装备的情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CAD/CAM技术在舰船上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国外舰船工程》2001年 第1期 15-17页
作者:吕永盛 
采用现代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辅助制造(CAM)系统,是缩短舰船设计和建造周期以及提高质量的主要方法之一。采用CAD/CAM技术能够使设计和建造舰船向现代化技术过渡:完整的船舶模型电子产品定义、并行设计、数据的连续采集和全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各种CAD系统设计船体线型的使用经验
收藏 引用
《国外舰船工程》2001年 第9期 31-33页
作者:吕永盛 
介绍利用CAD系统采用半径图形法建立潜艇线型及其形成的过程。分析论述现行四种CAD系统设计船体线型的使用经验,并认为只有俄罗斯的AΠИPC系统是专门用于设计船体线型的系统,颇具前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前苏联61型反潜护卫舰设计小结
收藏 引用
《国外舰船工程》1996年 第6期 1-8页
作者:吕永盛 
在战后的第二个十年里,轻型水面舰艇--驱逐舰和护卫舰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发挥已方潜艇的作用和与敌人潜艇作斗争,在海军舰队中,大大提高了反潜力量的作用。由于有了核潜、超音速飞机以及今天出现的飞式反舰导弹,必须建造在海上武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运输船模块组装原则研究和运用经验
收藏 引用
《国外舰船工程》1996年 第10期 34-40页
作者:吕永盛 
船舶模块组装设计的研究与生产方法的运用是加快建造的重要手段。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条件下,在提高国内造船业在世界市场的竞争能力方面,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未来柴电潜艇电力系统的构成原则
收藏 引用
《国外舰船工程》2001年 第6期 35-38页
作者:吕永盛 
提出提高柴电潜艇电力系统效率的主要途径。推荐构成未来柴电潜艇电力系统的八条基本原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降低舰用舵的振动烈度
收藏 引用
《国外舰船工程》2002年 第7期 29-30页
作者:吕永盛 
介绍在舵板上开孔以降低舵的振动烈度。实验表明采用此种方法可降低舵的振动烈度6-7dB,此方法对原有舵的流体动力特性未产生影响,不会改变舵整个功能的有效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激光工艺在造船上的应用经验
收藏 引用
《国外舰船工程》2001年 第3期 26-27,34页
作者:吕永盛不详 
90年代随着符合工艺要求的大功率激光机的出现,为造船工业采用激光机切割和焊接船体结构开辟了新的途径,它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建造周期和提高产品质量,在造船上采用激光工艺是一场技术革命,为了保证船舶产品在21世纪世界市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前苏联1134型("鹫"级)大型反潜巡洋舰
收藏 引用
《国外舰船工程》1997年 第1期 22-27页
作者:吕永盛 李骥昌 
本文概要介绍了前苏联1134型大型反潜舰的设计背景、特点及装备,并与58型导弹巡洋舰作了比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潜水运输船设计分析
收藏 引用
《国外舰船工程》1997年 第4期 13-16页
作者:李骥昌 吕永盛 
设计选用于北极地区条件下的潜水运输船,应特别注意选择其型线及其布置,使之不仅有良好的潜航性能,而且具备很高的通过冰区的能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