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吴佩平"
2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吴佩平设计作品选
收藏 引用
《包装世界》2004年 第2期 94-95页
作者:吴佩平 
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定制的芯片存储相关的信息内容,设计成各种美丽的饰物,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为主人提供相应信息。非常美观,而且免于弱势群体在大庭广众之下使用辅助仪器的弱势感,具有人情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感性价值构建课程教学实践探讨
收藏 引用
《装饰》2015年 第8期 122-123页
作者:吴佩平中国美术学院 
本文首先阐述了工业设计教学现存的问题,进而提出感性价值构建课程作为设计方法植入工业设计教学的意义,最后以教学实践案例探讨如何进行感性价值构建的训练。结论是感性价值构建作为一门设计方法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思考能力,引导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述以产品为终端的商品或服务创新交流设计
收藏 引用
《包装世界》2009年 第6期 88-89页
作者:吴佩平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从推敲商品交换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变化关系以及个体在完成商品交换过程中内心情感的关注,为全球化趋势下不同种族、地域、信仰的各类人群在完成商品交换过程提供多种简单、情感化、人性化、环保、充满创意的方式和台。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2009合作workshop—vending machine课程教学交流
收藏 引用
《包装世界》2009年 第3期 58-63页
作者:吴佩平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王雪青副院长:很高兴能在这里参加这个“特别”的课程结题会。说“特别”是因为这是一个由意大利与中国教师联合组成教师团队所进行的课程,还因为这是一个为鼓励学生发扬“创造性”精神进行的一次解决实际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意大利游学系列篇(二) 有感于设计之都
收藏 引用
《包装世界》2009年 第3期 70-71页
作者:吴佩平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本文详细地阐述了在这个设计之都,社会对设计、人对设计的亲近,而反过来设计带给人们和社会的愉悦。文章充分展示了设计和城市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结,真正体现了设计来自生活,生活离不开设计的设计哲学思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意大利游学之我见——意大利游学系列篇(一)
收藏 引用
《包装世界》2009年 第2期 62-64页
作者:吴佩平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本文从意大利设计概况和意大利设计教育概况局部展示出意大利当代设计的面貌。接下来作者将陆续推出意大利游学系列文章,从设计与城市、设计公司、设计课程以及会议和展览等几个方面分别展现意大利设计风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术学院设计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收藏 引用
《包装世界》2009年 第5期 66-67,69页
作者:吴佩平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寻求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更多高层次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每一所高等院校的基本责任。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所难以胜任的。中国美术学院作为世界一流的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感性印象分析方法在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收藏 引用
《包装世界》2015年 第3期 62-64页
作者:吴佩平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设计心理学是以实验为核心的一门设计方法类课程,是设计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设计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众多,感性印象分析是属于感性工学学科下的一种感性实验方法,在日本、德国等高校中广泛采用。本文以中国传统造物艺术的审美特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设计心理学”实验报告的撰写——“设计心理学”研究方法系列之二
收藏 引用
《包装世界》2014年 第4期 20-21页
作者:吴佩平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设计心理学是以实验为核心的一门学科,因此一切应该围绕实验展开。一份设计心理学实验报告包含标题、摘要、导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与附录等几个部分的内容。论文论述了实验报告必须清晰明了,让不了解的非专业人士能够很清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述国内外“晴盲共游”交互娱乐产品开发与研究现状
收藏 引用
《设计》2012年 第2期25卷 170-171页
作者:吴佩平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晴盲共游"是通用设计理念下的一个研究分支,通用设计强调设计为所有人共用的设计理念而"晴盲共游"是指视力正常者与视障者一起进行交互娱乐游玩活动。本文从追溯"晴盲共游"的产生历史及在世界各国的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