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吴小勉"
1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全球化趋势下的设计与文化认同——以日本游戏及动漫设计为例
收藏 引用
《艺术科技》2013年 第7期26卷 386-387页
作者:吴小勉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200444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消费已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对于具有文化内涵产品的消费和体验可以改变人们的文化认同。因此中国的设计师需要认识到构建文化认同的方法和价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赋能乡村旅游发展的电视媒体文化服务策略
收藏 引用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 第5期35卷 51-56页
作者:吴小勉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0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人文基石。当前,乡村中存在着贫困文化困扰着乡村发展,文化供给成效不容乐观,以及缺少具有普遍性文化参与的问题。电视媒体应梳理自身的相对优势,结合影响我国电视媒体发展的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媒介融合进程中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研究
收藏 引用
《出版广角》2019年 第10期 82-84页
作者:吴小勉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通过对媒介融合进程中传播者、传播渠道及传播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媒介融合需要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具备将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有机融合的能力、良好的跨专业沟通能力以及跨平台设计和创新能力。结合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现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设计的主要发展历程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3年 第8期 20-22页
作者:吴小勉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世界设计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装饰艺术”运动(ArtDeco)等几个阶段,而中国设计主要经历了从“图案”、“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到“设计”的发展。当代中国正处在“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重叠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日本数字内容设计对我国数字化传承的启示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7年 第8期 92-93页
作者:吴小勉苏州科技大学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 
我国的艺术设计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数字化时代,运用设计手段传承传统艺术不仅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我国的文化,还可能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日本较早地发展了数字内容设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通过对于日本数字内容设计的研究,可以为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智慧课堂在设计艺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创意)(上)》2021年 第12期 115-117页
作者:吴小勉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为了探索智慧课堂在设计艺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对智慧课堂的特征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结合设计艺术教育的特点与目标,提出科学运用数字化教学成果归档与分享,在课堂教学之前,使任课教师能够深入把握学生的设计基础与艺术风格。将课堂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创新扩散理论视角下电子书的发展策略
收藏 引用
《青年记者》2019年 第17期 91-92页
作者:吴小勉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电子书的编辑与发行通常是产品创新的过程。创新在当代社会中备受推崇,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创新成果都会被用户采纳和接受。关于创新被采用的概率,美国学者E.M·罗杰斯认为那些用户感觉有明显优势、可兼容、可试用、可观察、不复杂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实践价值论视角下的江南丝绸染织艺术研究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创意)(上)》2020年 第10期 20-22页
作者:吴小勉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江南先民留下的丝绸染织艺术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应仅仅将其作为一门传统技艺看待,更应当将其艺术特征与当代创作需求紧密结合。在多元化的社会文化实践中,江南丝绸逐渐具备了雅俗共赏的艺术价值。其当代价值主要体现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数字游戏的发展历程及其对设计教育的启示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2018年 第24期 110-111页
作者:吴小勉苏州科技大学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 
对于设计史的分析和研究有助当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对数字游戏发展历程的归纳和剖析,也有助于当代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反思和进步。文章通过对数字游戏硬件的发展历程以及数字游戏设计特点的梳理和分析,研究了数字游戏的发展历程对设计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新媒体设计的三个阶段
收藏 引用
《科技传播》2018年 第15期10卷 15-16页
作者:吴小勉 毛珠伟江苏吴江中国东方丝绸市场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228 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122 江苏恒舞传媒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228 
在新媒体产品的设计中,创意固然是宝贵的,但是仅仅依靠创意依然无法形成完整而有效的设计方案。可以通过创意选择、系统化设计以及设计评估这3个阶段将创意上升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这3个阶段也是将无序整合为有序,感性上升为理性,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