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吴旭君"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中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对策
收藏 引用
《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 第8期 78-80页
作者:吴旭君南阳师范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讲师河南南阳473061 
教师专业标准对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与发展方向。从实践来看,中学教师在专业能力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学设计能力弱、师生沟通能力差、教学反思不深入。对此,中学教师应着力从以下四方面提升专业能力:开展中学生研究,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工成孔地下连续墙逆作法施工技术
收藏 引用
《施工技术》2008年 第4期37卷 109-111页
作者:吴旭君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25 
深圳华强广场拟开挖基坑周边建筑、道路、管线密布,施工中必须保证主要道路畅通及周边构筑物的安全。根据此特点,选择人工成孔地下连续墙逆作法施工。重点论述逆作法和人工成孔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流程和关键技术,包括放坡稳定性计算、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有关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几个概念辨析
收藏 引用
《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 第S2期35卷 1167-1171页
作者:付文光 吴旭君 卓志飞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88 
分析总结了单桩承载力极限标准值、标准值、特征值、设计值及基本值等名词术语之间的复杂关系,阐明了这些名词术语的概念及在相关规范中的取舍原因。得到的结论有:可暂停使用"桩端阻力特征值"及"桩侧阻力特征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深圳地区旋挖灌注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试验案例分析
收藏 引用
《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 第S2期35卷 1050-1053页
作者:杜甫志 吴旭君 王召磊 骆永生 赵伟 钟如辉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518054 
深圳后海地区基岩为花岗岩,受地质构造影响风化极不均匀,各风化层厚度及埋深相差较大,给工程桩选型及施工造成很大困扰。尤其采用以强风化为桩端持力层的端承–摩擦型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差异较大。结合该区2项基础桩工程实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出版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上)
收藏 引用
《出版与印刷》2001年 第3期 12-15页
作者:吴旭君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出版服务是指出版编辑复制发行活动前后的一系列为其服务的行为之总称,其涉及的内容相当庞杂,并且随着出版业态的提升和发展而得到扩展和深化.就目前的出版业态来说出版服务一般应包括这些内容,即选题策划,包装作者,实施出版,广告宣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建城区大面积填土地基基础方案分析
收藏 引用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 第2期38卷 290-292页
作者:吴旭君 范黎明 殷其雷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某新建城区拟修建于大面积填土上,针对该新建城区的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对天然地基、复合地基等地基基础方案的经济、技术、工期等综合分析和比较,最终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方案对该区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进行计算并设计布桩。CFG桩复合地基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滨海地区软土地层超深基坑支护设计实例
收藏 引用
《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 第S1期32卷 388-391页
作者:吴旭君 郑平 赵伟 杜甫志 骆永生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518054 
通过太古新城基坑支护工程实例,介绍了一套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解决了滨海地区软土地层含水量大、黏聚力及内摩擦角较小,基坑支护过程中流砂、流泥现象难以控制的难题。该方案采用上部放坡、下部钻孔护坡桩+桩间止水桩+拉力分散型预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软土深基坑被动区超前加固变形控制效果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21年 第6期38卷 71-79页
作者:于至海 吴旭君 曹文昭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8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518055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55 
依托某实际工程,利用FLAC 3D软件建立了3种不同地层参数的基坑有限差分数值模型,验证了土体本构模型的硬化模型比摩尔-库仑模型更适用于基坑工程中,对比分析了裙边加固和满堂加固的加固效果,同时借鉴基坑底部被动区加固思路,提出了在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略论出版工作中的服务因素
收藏 引用
《出版与印刷》2006年 第3期 19-20页
作者:吴旭君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一、出版工作中的服务特征 1.编辑的技术和信息服务特征 没有作品,出版劳动就是“无米之炊”,因此编辑素有“为他人做嫁衣”的说法,这就凸现了其中含有的技术和信息服务特征。一般地说,在现代出版过程中编辑阶段都包括信息采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说明文教学实践——以《纸的发明》的教学为例
收藏 引用
《小学教学研究》2024年 第25期 35-37页
作者:吴旭君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指在教学中实现“教”“学”“评”的高度融合,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文章透视“教—学—评”一体化的现状,以《纸的发明》一课的教学为例,通过“深度解读文本,厘清素养目标;设计学习活动,浸润真实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