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吴海彬"
4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面向YOLO神经网络的数据流架构优化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学报》2025年 第1期48卷 82-99页
作者:穆宇栋 李文明 范志华 吴萌 吴海彬 安学军 叶笑春 范东睿处理器芯片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49 
YOLO目标检测算法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等优点,因此在多种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控制流架构在执行YOLO神经网络时面临计算部件利用率低、功耗高、能效较低等挑战。相较而言,数据流架构的执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市政道路水稳层施工中的裂缝防治技术分析
收藏 引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25年 第3期 113-116页
作者:王辰 吴海彬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浙江 温州 325000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市政道路平稳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能否健康发展与正常运行。水稳层是市政道路关键结构层,在道路工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构成包括水泥、级配碎石以及水,靠着充分拌和、摊铺与碾压形成具备较高抗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新型机器人仿生皮肤的设计
收藏 引用
《机器人》2013年 第1期35卷 32-38页
作者:石金进 吴海彬 马志举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针对现有的大多数机器人触觉传感器矩阵结构复杂、不适合大面积使用等缺点,提出一种新型机器人仿生皮肤触觉传感器的设计.该仿生皮肤由导电纤维网络、绝缘格点、硅橡胶绝缘层及6条引出线等组成,根据电阻分压原理获取外力作用位置信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白光LED封装材料对其光衰影响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2005年 第8期25卷 1091-1094页
作者:吴海彬 王昌铃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福州350002 福建省苍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福州350007 
为了确定不同封装材料对白光LED光衰等性能指标影响的程度,进行了不同材料支架、不同种类固晶胶,以及不同厂家荧光粉及配粉胶的对比试验。试验发现,使用铜支架比铁支架LED的光效高,在第8周时光衰比铁支架低10%;使用银浆固晶比用环氧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涂敷红、绿荧光粉的白光LED显色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2008年 第9期28卷 1777-1782页
作者:吴海彬 王昌铃 何素梅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福建省苍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007 
通过蓝光发光二极管(LED)芯片激发红、绿两种荧光粉制作白光LED,首先保持两种荧光粉的配比不变,依次从2700-13000K改变相关色温,发现在某一色温段时,显色指数达到最高。然后依次改变两种荧光粉的配比,重复试验,发现不同的荧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确定轮式移动机器人统一自适应神经网络H_∞控制
收藏 引用
《中国机械工程》2017年 第2期28卷 150-155页
作者:叶锦华 吴海彬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福州350116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和H_∞控制的轮式移动机器人光滑全局跟踪和镇定统一的控制器。首先采用横截函数方法,扩展系统控制输入,建立与原系统等价的、输入输出完全解耦的无奇异全驱动系统,再对新系统设计自适应神经网络H_∞...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动量偏差观测器的机器人碰撞检测算法
收藏 引用
《电机与控制学报》2015年 第5期19卷 97-104页
作者:吴海彬 李实懿 吴国魁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针对机器人易与进入其工作空间的人或物体发生碰撞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广义动量偏差观测器的碰撞检测方法来提高机器人的安全性。根据机械手广义动量与外力矩之间具有解耦性的特点,该检测算法设计了动量偏差观测器来间接获取碰撞力,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功率负载交变恒流驱动系统研究
收藏 引用
《仪器仪表学报》2008年 第9期29卷 1912-1917页
作者:吴海彬 叶锦华 陈天炎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福州350108 
本文介绍了一种大功率负载交变恒流驱动系统的设计方案,并针对其特殊应用场合下存在的非线性、时滞性或强耦合性,采用将改进型Bang-Bang控制和一种新型模糊免疫PID控制相结合的闭环控制算法。该新型模糊免疫PID控制器由一个采用了简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机器人带未知负载条件下的碰撞检测算法
收藏 引用
《机器人》2020年 第1期42卷 29-38页
作者:李智靖 叶锦华 吴海彬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福建福州350116 
未知负载会增大机器人模型误差,对碰撞检测产生严重干扰,甚至导致算法失效.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机器人带负载工作情况的碰撞检测算法.首先,基于机器人广义动量设计具有带通滤波特性的新型力矩观测器,通过对机器人动力学频域特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卷积力矩观测器与摩擦补偿的机器人碰撞检测
收藏 引用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年 第3期53卷 427-434页
作者:李智靖 叶锦华 吴海彬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福建福州350116 
针对常规工业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下运行时可能产生碰撞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机器人碰撞检测算法.设计卷积力矩观测器,通过实时观测关节输出力矩与动力学估计力矩的偏差实现机器人碰撞检测.为了避免机器人处于不同位姿、运动状态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