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吴筱荣"
3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吴筱荣作品
收藏 引用
《艺海》2021年 第9期 I0001-I0004页
作者:吴筱荣广西陶艺家艺术委员会 桂林漓江桂州窑陶瓷文化研究院 
陶艺设计是一门"先柔后刚"的艺术创作,是一门"万年不朽"的艺术形式是一门最早让中国人引以为豪的艺术种类如果把艺术门类喻为一面文明进程表,以此标记人类文明的进化顺序,那么在古老的表格里,陶艺这一艺术形式必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吴筱荣的作品
收藏 引用
《艺海》2016年 第5期 I0001-I0004,F0004页
作者:吴筱荣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广西陶艺家艺术委员会 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委员会 
雕塑是凝固的音乐,我个人认为,雕塑化的形体艺术是一种远远超越普通绘画或"影像"效果的造型手法,在真实的三维实体空间中,塑造出具有形式美感的体态,能够成千上万年地保留其特有的动态形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吴筱荣作品选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城市)》2013年 第12期 142-142页
作者:吴筱荣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委员会广西美术家协会广西陶艺家艺术委员会桂林市美协桂林市雕塑艺术委员会桂林画院 
美术作品曾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二次《新人新作展》、惠安《首届中国雕刻艺术节雕刻大奖赛》及《全国雕塑作品精品展》、《第7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展、《第8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吴筱荣作品
收藏 引用
《美术教育研究》2018年 第6期 183-183页
作者:吴筱荣桂林理工大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综合材料介入陶艺创作
收藏 引用
《中国陶瓷》2006年 第9期42卷 71-72,77页
作者:吴筱荣桂林工学院桂林541004 
离开对现代科技成果的运用,传统设计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的界限将因此而淡化、模糊。现代艺术观念中,许多设计都是依赖材料、加工的特有效果而获得成功的。然而,直到今天的陶艺创作还未真正从理论上分析和开发综合材料的创作,是缺乏专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感述木雕艺术教育
收藏 引用
《装饰》2006年 第6期 25-26页
作者:吴筱荣桂林工学院艺术设计系 
木雕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艺术的长河里分外耀眼,造就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精品和举世公认的价值,供后人敬仰和学习。然而在成绩的背后却出现了明显的问题,缺乏针对性地培育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木雕艺术人材,无论数量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抽象构成教学探议
收藏 引用
《装饰》2008年 第10期 92-93页
作者:吴筱荣桂林工学院艺术设计系 
构成教学传授抽象造型的艺术理论和创作思维、创作方法及创作语言;抽象构成理论教学力图通俗易懂,教师应该重视课堂辅导的教学效果,同时,把握抽象构成教学的目的与应用也是迈向应用性教学的要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陶瓷艺术教育与现代审美
收藏 引用
《中国陶瓷》2008年 第11期44卷 72-74页
作者:吴筱荣桂林工学院艺术设计系桂林541004 
时至今日,陶瓷艺术教育已经步入了素质教育阶段,传统渊源的陶瓷古国,面临着新旧审美理念的磨合,放弃传统审美而惟现代审美是尊的做法已经伤及了中国本土艺术的元气;回避现代审美观念的发展,抱着传统的审美格式不变也会堕入固步自封的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陶艺创作境界
收藏 引用
《中国陶瓷》2010年 第10期46卷 60-61页
作者:吴筱荣 常新航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桂林541004 
同样是一种美术的表现形式,陶艺创作所引发的技术关联,融合是多种多样的。陶瓷工艺的严谨和微妙不仅没有阻挠陶艺作品跨上高雅艺术层次和上乘艺术境界的步伐,反而造就了陶艺作品特有的神秘,渲染了陶艺创作的宝贵语境。境界化陶艺作品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走出构成艺术教学的误区——基于当前构成艺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收藏 引用
《美术大观》2008年 第9期 176-177页
作者:吴筱荣桂林工学院艺术设计系 
  面临当今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飞速发展,艺术专业教育在知识不断更新的形势下必须与时俱进,否則就会出现滞后的问题,在教学中就会产生一定的误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