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吴筱荣"
36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浅析宣化清远楼建筑艺术特征
收藏 引用
《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 第11期 186-187页
作者:杜昕然 吴筱荣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541006 
钟楼在古代中国是城市中占有特殊位置的建筑。其有报时、报警的功能,同时也是军事指挥以及政治统治的象征。因为其特殊之处,也就成为了城市的标志。宣化清远楼建于嘉靖十八年,因其内部悬挂了重达千斤的铜钟,所以当地的人们又叫它钟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感知互动下高校校园可食地景设计探究
收藏 引用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年 第6期 48-50页
作者:杨慧华 孙新颖 吴筱荣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可食地景"结合了农业生产和景观设计,是具备实验性、生态性及观赏性的互动式景观载体。笔者以此为研究对象,从科教、设计、体验及有机发展等多个维度探讨其在高校校园空间中的适用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龙凤榫结构在矮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收藏 引用
《湖南包装》2021年 第5期36卷 30-33页
作者:马子婷 吴筱荣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541006 
为探索传统文化龙凤榫结构的现代传承方式,以龙凤榫结构在矮椅设计中的应用为研究内容,整合龙凤榫结构发展现状。提取龙凤榫结构横切面元素,通过同构的设计手法与矮椅结合,让龙凤榫结构或思维能被放大或可视化设计应用。得出龙凤榫结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探究广西桉树景观模式发展前景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城市)》2018年 第10期 89-90页
作者:杨慧华 吴筱荣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随着广西现代经济型农业的发展需求增大,许多农作物的选用更具经济针对性,忽视了经济作物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由此引发一系列因土地过度使用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人地矛盾日益凸显。文章以广西桉树种植为例,调查广西现代经济农田景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论构成艺术教育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09年 第10期 115-115页
作者:吴筱荣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理性的思维习惯决定了人类的行为均包含一定的意图,每个行为动作的后面都会有明确的目的,学以致用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将科学技术视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教育质量、教育效益、教育价值将被日益重视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桂林会仙湿地生态农业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收藏 引用
《四川建材》2019年 第10期45卷 19-20,22页
作者:孙新颖 杨慧华 吴筱荣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通过对桂林会仙湿地进行实地考察及相关数据、资料的收集,了解并熟悉会仙湿地的生态旅游系统。整合前期调研,明确并归纳会仙湿地的生态农业资源以及湿地利用现状,提出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模式以及湿地生态保护策略。以生态效益为依托,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河北宣钢工业旅游开发模式探究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城市)》2018年 第12期 113-114页
作者:杜昕然 董晨歆 吴筱荣桂林理工大学 石家庄园林局 
文章通过分析宣钢的地理位置、资源等优势条件,对河北宣化钢铁厂这一转型中的工业遗产进行分析及设计初探。利用和保存宣化钢铁厂现存工业设备、厂房厂址以及钢铁文化,旨在发掘和宣扬钢铁文化内涵以及对工业遗产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在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旅游开发视角下桂林乡村文化保护路径研究
收藏 引用
《四川建材》2019年 第10期45卷 218-219,221页
作者:杨慧华 孙新颖 吴筱荣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近几年,“故乡沦陷”热一度备受关注。在快速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因过于注重经济的急速发展而忽视了对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许多传统村落遭到破坏甚至消失,形成“千村一面”的现代化新乡村景观。笔者以广西桂林市“漓水人家”景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街道的景观改造研究--以桂林半塘路为例
收藏 引用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年 第1期 26-27页
作者:孙新颖 龙家汉 吴筱荣桂林理工大学 
城市街道作为公共空间首要构成要素,街道同样承担了城市交通、娱乐休闲、商业往来等多种功能,属于城市的重要记忆标志。因此,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结合半塘路步行街调研的现状,针对半塘路步行街道的景观改造设计进行论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设计艺术形态心理体验
收藏 引用
《中国教师》2008年 第S1期 99-页
作者:吴筱荣桂林工学院艺术设计系 
设计艺术无所不在地服务于人类的方方面面,这是人类对尚美之风不断追求的结果。优秀的设计具有怡人、悦目的功效,艺术设计师必须慎重地对待每一件设计,重视欣赏者对设计作品的心理体验,从审美与实用的角度接受使用者对作品的反馈,展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