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吴越滨"
5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唐代青瓷开启世界外传成因考
收藏 引用
《美术》2022年 第11期 134-135页
作者:吴越滨 周玲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以唐始建“海上陶瓷之路”为路径,概述青瓷的海外贸易前提、路径与政策、技艺传授活动、世界贸易受捧和贡献等成因史实,认为唐代青瓷烧制技艺在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等世界领先因素下,对外传的沿岸各个国家地区发展传播了中国经验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越窑青瓷对高丽青瓷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新美术》2022年 第6期43卷 196-200页
作者:吴越滨 毛建波 许可扬州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高丽青瓷是朝鲜高丽时期(918—1392)生产的瓷器种类,是朝鲜半岛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中国对高丽青瓷最有名的记载见于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其略曰:“陶器色之青者,丽人谓之‘翡色’,近年以来制作工巧,色泽尤佳。”1徐兢对高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越窑佛像装饰的中国化演变考研
收藏 引用
《新美术》2018年 第4期39卷 46-52页
作者:吴越滨 
19世纪中后期,一位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thofen,1833-1905],载着对东方文化的钦羡,先后七次来到中国,渡过死海,越过沙漠,在长达几万公里的文化之路上艰难行进,最终用血汗铸成三卷本的《中国》一书,李希霍芬第一次用“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代画家》解析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7年 第9期 161-162页
作者:吴越滨丽水学院艺术学院 
《近代画家》是利奥奈洛·文杜里对于19世纪绘画进行二十余年研究的一个总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浙江古青瓷工艺与装饰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9年 第7期 150-151页
作者:吴越滨丽水学院艺术学院 
春秋战国至汉代,杭州湾畔宁绍平原的上虞、萧山、绍兴、余姚、宁波等地的原始青瓷、早期青瓷和印纹硬陶的生产,对瓷土等原料有很强的依赖性。随着生产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有的作坊逐渐形成巨大的陶瓷窑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龙泉窑的“海上之路”考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6年 第10期 111-114页
作者:吴越滨扬州大学美院 
青瓷在阿拉伯被称为“海洋绿”。日本人将青瓷比作“秋季的天空和静静的蓝色的大海”。谣方人对青瓷称呼为“雪拉同”(Celadon)。在宋、元、明三朝是陶瓷业发展迅猛时代,浙江青瓷从最古老的原始瓷器应运而生,至宋龙泉青瓷生产达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初名伶徐紫云绘本形象与功能解读
收藏 引用
《美术大观》2022年 第9期 65-68页
作者:吴宇成 吴越滨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迦陵填词图》与《紫云出浴图》均为清朝康熙年间绘画作品,是清代阳羡派词人陈维崧请画师为名伶徐紫云所创作。二图题词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历来受到文人群体重视。作品的题词既体现出作品主人广泛的交游,也呈现出历代收藏者的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代扬州园林的文人画意研究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9年 第12期 62-63页
作者:吴越滨 佘月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园林艺术是人类融合工程技术与文化艺术,追求人文理想与审美情怀,改善居住场所与环境的一种特殊建造艺术。清代扬州园林在历代儒商共邀文人画家的参与建造下,展示出传递了文人画精神和语言的江南特色造园文化,成为中国园林的重要流派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历程与超越——析中国画之线
收藏 引用
《中国陶瓷》2006年 第10期42卷 60-62页
作者:吴越滨 杨青丽水学院丽水323000 景德镇轻工业陶瓷研究所景德镇333000 
因中西方各自特殊的社会背景,线被赋予不同时期不同的使命,为美的历程,文明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绘画中,由于文人与书法的渗透,线显得更为丰富和精湛。历史证明,线在人类精神世界与情感交流中是一个出色的表述者,已成为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夏圭横卷山水的“卧游”意蕴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0年 第8期 65-66页
作者:吴越滨 杨颖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南宋夏圭创立的横卷写意山水,融合多种构图与笔墨技法,构建了"散点"结合"三远"和"近观远取"的"多重游移视点"山水空间,充分彰显了南朝宋宗炳的"卧游"美学理论。其全景式畅神意境,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