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吴龙火"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紫杉醇前药的研究概况
收藏 引用
《海峡药学》2010年 第3期22卷 71-74页
作者:李培 邱飞 吴龙火华侨大学分子药物学研究所泉州362021 分子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泉州362021 
目的综述了治疗肿瘤的一线药物,紫杉醇前药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选取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专利进行分析评述。结果利用前药原理设计的小分子前药,高分子聚合物前药,大分子前药等改善了紫杉醇的应用状况。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九里香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广西轻工业》2009年 第1期25卷 3-4页
作者:吴龙火 王晓 许瑞安华侨大学分子药物学研究所福建泉州362021 
研究了影响总黄酮提取的单因素条件及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以1:10的料液比的70%乙醇在80℃时提取2h为最佳提取条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响应面法优化酶法辅助提取熟地黄多糖的工艺研究
收藏 引用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 第5期35卷 23-28页
作者:施伟梅 张赛男 陈建福 詹思 吴龙火赣南医学院药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加工及安全福建省高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福建漳州363000 
为优化纤维素酶法辅助提取熟地黄中多糖的提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pH、酶解温度、提取时间、酶用量为自变量,多糖得率为响应值,采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Design-E...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响应面法优化熟地黄总黄酮的纤维素酶法提取工艺
收藏 引用
《食品科技》2015年 第1期40卷 240-245页
作者:施伟梅 陈建福 王妙飞 吴龙火 敖盼盼赣南医学院药学院赣州341000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漳州363000 农产品深加工及安全福建省高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漳州363000 
为优化纤维素酶法辅助提取熟地黄中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酶浓度、酶解温度及酶解时间为自变量,熟地黄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曲面统计法中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总黄酮提取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融合培养的药学专业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收藏 引用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 第2期13卷 84-88页
作者:施伟梅 丁冶春 吴龙火赣南医学院药学院 
文章从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整合、实验教学方法的调整和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阐述了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在培养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实验教学内容在原有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响应面法优化红花紫荆叶中多酚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
收藏 引用
《粮油食品科技》2014年 第5期22卷 38-43页
作者:施伟梅 陈建福 王妙飞 董一霏 吴龙火赣南医学院药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福建漳州363000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红花紫荆叶多酚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液料比(X_1)、乙醇浓度(X_2)及pH(X_3)为自变量,以红花紫荆叶多酚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实验方法,进行3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研究了各自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方医学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收藏 引用
《广东化工》2021年 第4期48卷 202-203页
作者:黄薛龙 蓝宁 陈伟铭 张蕊 吴龙火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受传统办学理念影响,制药工程专业在地方医学院校中的发展局限性较大。赣南医学院制药工程专业结合地方产业优势,根据自身情况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建立规章制度、引进工科人才、提高课堂质量、加强实践教学等一系列措施探索一条赣医特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工科背景下物理化学实验个性化学习路径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收藏 引用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4年 第3期18卷 45-50页
作者:吴龙火 施伟梅 廖俊招 李珊 楚震威赣南医科大学药学院江西赣州341300 
“新工科”背景下对培养人才的学科视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性化学习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针对当前个性化学习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采用“知识图谱”+常规实验/项目式教学“双线双驱”教学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药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赣南某高校为例
收藏 引用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7年 第5期37卷 753-755页
作者:刘海清 肖月星 李林福 杨燕芳 吴龙火 曾发挥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传统的药学专业培养模式暴露出诸多不足,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发展对药学高等教育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并促进其结构发生变化。在新形势下,充分挖掘现有专业的地域、资源优势,一方面整合学科优势,基于学科重新构建素质提升平台;另一方面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