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周其凤"
2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液晶高分子的分子工程
收藏 引用
《功能高分子学报》1992年 第2期5卷 93-101页
作者:周其凤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100871 
在国家教委科技委主持召开的1991年材料化学讨论会上,北京大学唐有祺教授又一次强调了分子工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设分子工程学学科的建议。按照唐教授的建议,分子工程当泛指:按照某种特定需要,在分子水平上实现结构的设计和施工。 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研究进展与展望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年 第1期29卷 1-12页
作者:陈小芳 范星河 宛新华 周其凤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871 
简要介绍了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模型理论,概述了当前国内外对甲壳型液晶高分子设计、液晶相态、性质及基于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嵌段共聚物体系的设计和自组装性质等研究进展,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含1,3,4-噁二唑环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近期进展
收藏 引用
《化学进展》2006年 第11期18卷 1498-1507页
作者:柴春鹏 范星河 陈小芳 周其凤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教育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含1,3,4-噁二唑环的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电子传输功能的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在近10年的研究中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这种聚合物可以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获得,为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含1,3,4-噁二唑环聚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化学结构及其与性能间关系的研究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8年 第9期19卷 1507-1512页
作者:宛新华 周其凤 张东 张勇 冯新德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设计并合成了7种新型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研究了液晶基元的化学结构和立体效应对单体及其聚合物液晶性的影响.发现在液晶基元的末端引入极性或可极化的原子基团提高了单体的熔点和液晶相的热稳定性;液晶基元的长径比越大,单体的熔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新型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设计与合成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年 第6期21卷 985-987页
作者:涂慧琳 于振宁 宛新华 陈小芳 周其凤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871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ynthesis and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2,5 bis(4′ alkyloxyphenyl)styrene(M n ) for mesogen jacketed liquid crystal polymers(MJLCPs), where p terphenyl subsituted by alkoxy groups at bot...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的涉水传递现象及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化学进展》2006年 第12期18卷 1725-1734页
作者:齐亮 谢晓峰 徐景明 周其凤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4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100871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开发设计日渐成为燃料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利用数学模型对内部传递现象进行数值模拟,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结构设计和操作条件优化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两相流模型和CFD技术的应用,综述了电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六面体倍半硅氧烷(POSS)杂化材料
收藏 引用
《化学进展》2006年 第5期18卷 616-621页
作者:潘其维 范星河 陈小芳 周其凤教育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100871 
POSS作为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在近10年的研究中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这种杂化材料可以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获得,为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POSS基有机/无机杂化的电致发光材料、液晶材料和POSS衍生物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氢键构筑的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设计合成和自组装
收藏 引用
《高分子学报》2023年 第10期54卷 1555-1567页
作者:刘赟 杨世楚 沈志豪 范星河 周其凤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中心、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100871 
通过引入氢键的方法,以聚(4-乙烯基吡啶)(P4VP)为氢键受体、含羧基的小分子为氢键给体,构筑了一类新结构的超分子甲壳型液晶高分子(MJLCP).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广角X射线散射等表征手段证明了氢键的形成,并系统研究了小分子的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单元整体设计与教学实践
收藏 引用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年 第5期39卷 32-37页
作者:靳豪 范星河 周其凤北京市第四中学北京100034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871 
选取聚乙烯醇滴眼液和维纶纤维为教学素材,对“进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一章进行了全新的单元整体设计和教学实践。按照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工程3个专业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在思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阳极进料系统及控制策略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 第3期47卷 436-440页
作者:齐亮 谢晓峰 李胜强 徐景明 周其凤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4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100871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DMFC)的甲醇燃料的利用关系到系统的能量密度,是其微型化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甲醇利用率和提高系统的能量密度,必须采用必要的进料系统和控制策略。该文从主动和被动两类系统总结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