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周少华"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周少华服装设计作品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12年 第2期 175-175页
作者:周少华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周少华,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1963年出生于陕西武汉纺织工学院服袈设计(学士),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品及服装设计专业(硕士)。第三届中国服装设计师生作品大赛教师作品实用类金奖,2009年设计作品入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戴着枷锁跳舞:上海“孤岛”和沦陷时期文学改编电影的隐喻修辞策略及其特征
收藏 引用
《艺术传播研究》2025年 第2期 120-130页
作者:周少华中国传媒大学科学研究处电影研究所 
在“孤岛”和沦陷时期,上海的文学改编电影活动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下,运用隐喻修辞策略,隐晦而曲折地表达着抗日救亡思想,由此既规避了政治上的禁忌与非难,又让民众的民族主义情感及爱国情绪得到某种宣泄,从而回应了时代的呼声,提振了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服装衣型与符号联系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12年 第4期 148-149页
作者:周少华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世上所有的知觉对象都是与符号相对应的,服装衣型也是如此。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传达信息,是一个将创意视觉化、符号化的过程。在服装设计中,根据创意、想法对视觉元素进行挑选、变换、组合,使之形成一个特定的信息传达系统,最终通过衣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析后现代艺术影响下的童装设计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年 第2期 172-173页
作者:周少华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针对后现代艺术思潮如何影响童装设计进行讨论,阐述童装设计中趣味性和幽默感的风格来源,提出中国童装的设计观,即必须在保证其功能设计的前提下,发挥其时代感与流行特性。同时从三个方面解释这种设计观的出现缘由,并举例说明这种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影视服装设计中的构成艺术解析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08年 第6期 126-127页
作者:周少华 吴晶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 
当代影视服装中的造型艺术是其构成的形态在设计中的具体展示。在表达语言上既有抽象的、具象的、理性的、感性的,也有平面的、立体的、半立体的。通过对影视服装中构成的形态元素、塑形材料、结构形式以及着装状态进行分析,可以进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典舞服装设计的基本问题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11年 第4期 138-140页
作者:周少华 吴晶中南民族大学 四川大学 
中国古典舞是在继承和发展戏曲舞蹈艺术的基础上,经过吸收武术、民间舞蹈、书法、国画、石窟、画砖、雕塑、诗词以及古代文献史料等一系列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而成长起来的舞蹈艺术种类。作为构成古典舞审美要素的服装。是构成古典舞舞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转化与更新:论我国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1978—2018)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8年 第10期 131-134页
作者:周少华中国传媒大学电影研究所副研究员100024 
本文在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认真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出三个特征:改编对象由崇尚经典到疏离经典再到去经典化;改编观念由"忠实"到"创造"再到去原著化;改编品味由坚持艺术品质到市场性与艺术性兼顾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电影初始期文学改编的特征及其当代意义(1905—1931)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21年 第12期 144-150页
作者:周少华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电影研究所 
中国电影初始期(1905—1931)的文学改编,始于戏曲和文明戏的改编,随后在以"鸳蝴派"为代表的通俗小说的改编中得到长足发展。此时电影改编的特征除了舶来性与主体性、纪录性与叙事性、通俗性与大众性之外,更有着过于追逐利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参数化组件定义的复合材料旋翼桨叶结构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航空学报》2013年 第3期34卷 554-565页
作者:杨建灵 张丽艳 周少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江苏南京210016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江西景德镇333001 
为提高直升机复合材料旋翼桨叶结构设计效率,依据实际工程应用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化组件定义的复合材料旋翼桨叶结构优化设计方法。以C型梁复合材料旋翼桨叶为研究对象,建立以精确的桨叶组件定义参数为设计变量的剖面优化和整体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电影改编(1949—1966)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9年 第11期 84-87页
作者:周少华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本文依据“四起”“四落”把“十七年”时期(1949—1966)的文学改编电影活动划分为四个阶段。继而对该时期的电影改编分类,并分析其繁盛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概括出该时期文学改编电影的四个特征:教化宣传色彩较浓、改编对象为中国现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