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周来祥"
2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冲破“左”的思想束缚,尊重文艺的客观规律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1993年 第1期 7-8页
作者:周来祥 
美学要发展,文艺要繁荣,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领导艺术、评价艺术、对待艺术。在这里尊艺术为上帝,固然不对,但违背艺术本性与规律,长官意志、行政命令的粗暴干涉,也是有害的。为了更好地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推动艺术的更大繁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崇高·丑·荒诞——西方近、现代美学和艺术发展的三部曲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1994年 第3期 24-34页
作者:周来祥 
一 丑的升起从古典美学向近代美学的转折和发展,是以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的侵入、扩大和日益受到人们的承视为契机的。具体地说,就是丑的发展导致古典美学的否定和近代美学的产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和谐美学的总体风貌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1998年 第5期 4-10页
作者:周来祥山东大学美学研究所 
和谐美学以美是和谐为核心,逻辑必然地发展为古代素朴的和谐美(包括由壮美、优美向崇高萌芽的发展)、近代对立的崇高(包括经丑向荒诞的发展)和现代辩证和谐美三大历史形态。与此相对应,艺术则由古典主义,经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代对立的崇高和崇高型的近代艺术
收藏 引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 第6期31卷 5-8页
作者:周来祥 
本文在史与论的结合上,对近代对立的崇高和崇高型艺术的定义、内涵、与古典和谐美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崇高和美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逐一作了论述。全文在此基础上,结合东西方艺术的历史状况,进一步论证了美学史上追求对立的崇高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典主义艺术的美学原则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1992年 第1期 31-37页
作者:周来祥 陈炎 
无论是古代的中国,还是古代的西方,大都尊崇“诗画一律”的艺术主张。宋代的大艺术家苏东坡有句名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与他同时代的文人张舜民也认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不仅中国如此,西方也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和谐论”文艺美学的理论特征和逻辑构架
收藏 引用
《文史哲》2004年 第3期 20-22页
作者:周来祥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文艺美学是传统美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和谐论"文艺美学体系弘扬、发展了古今中外的美学思想和艺术理论,它对艺术审美本质的界定吸收了康德的思想,又超越了康德把美归于形式的倾向,将美与艺术统一起来。"和谐论"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方历史上的五大文艺思潮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1990年 第2期 23-32页
作者:周来祥 陈炎 
在文艺领域中,一些具有共同审美理想、共同艺术趣味、共同创作主张的文学艺术家所进行的具有共同倾向的艺术实践,便形成了所谓“文艺思潮”。打开西方文艺史,能够称之为“主义”的这类思潮形形色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荒诞和荒诞的后现代主义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1995年 第6期 26-40页
作者:周来祥 
近两年来,"后现代"逐渐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什么"后现代文学","后现代美学"、"后现代文化",频频在报刊上出现,还有人进一步把这一概念,与当前的文化现状联系起来,评论我国的后现代文学、后现代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的言志说和意境论与西方的摹仿说和典型论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 第6期 42-47,79页
作者:周来祥 陈炎山东大学 
艺术实践是美学理论的“物化形态”,美学理论是艺术实践的“观念形态”,二者形态各异,但又互为表里。从实践上讲,中国的古代艺术是以“诗”为主,“诗中有画”;西方的古代艺术是以“画”为主,“画中有诗”。从理论上讲,中国的古代美学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淮南子》的哲学精神和美学思想
收藏 引用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4期 8-13页
作者:周来祥山东大学美学研究所、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济南250100 
《淮南子》的根本精神是追求一种得道、悟道的大优游的哲学精神和审美境界,同时它把"道"与"和"联系起来,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它提出"心和欲得则乐"的命题,从审美主体的角度阐释了和谐为美、和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