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周来祥"
27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和谐美学的理论特征——《再论美是和谐》自序
收藏 引用
《文史哲》1997年 第1期 80-81页
作者:周来祥山东大学美学研究所 
和谐美学的理论特征———《再论美是和谐》自序周来祥50年代末、60年代初,当我在北京参加高校文科教材《美学概论》编写工作时,在对大量感性材料的考察中,升华出“美是和谐”这一最简单最抽象的规定,并在《美学问题论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二十世纪美学的两次转型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1999年 第1期 28-30页
作者:周来祥山东大学 
站在20世纪发展的终点和21世纪的入门口,回顾百年来的美学、艺术乃至整个近现代文化发展的历程,对掌握我国美学发展的规律和走势,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研究20世纪美学,首先需要有一个宏观的整体把握,否则对某些具体的美学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和谐美学看和谐社会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7年 第2期 39-42页
作者:周来祥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美学研究所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方面为现代和谐美学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是这种新型和谐美的现实展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主体与对象高度和谐统一的社会,从和谐美学看,和谐社会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辩证和谐美学与审丑教育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3年 第4期 26-29页
作者:周来祥山东大学美学研究所文艺美学研究中心250100 
本文从辩证和谐美的立场出发 ,讨论了古代和谐美、近代崇高美和现代辩证和谐美的有机发展过程以及审美教育意义 ,尤其强调了对近代崇高美作为辩证和谐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当下审美教育中的缺场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只有补上审丑、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和谐美学的逻辑与历史──《古代的美·近代的美·现代的美》自序
收藏 引用
《文史哲》1996年 第2期 34-37页
作者:周来祥山东大学 
和谐美学的逻辑与历史──《古代的美·近代的美·现代的美》自序周来祥3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从美是和谐这一最简单的命题出发,探讨了美的范畴史,观察了美(和艺术)的各种具体形态的孕育、发展、分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美学史的对象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1989年 第4期 25-27页
作者:周来祥 张丽凝 
美学史有自己特殊的对象和范围。一般地说美学史就是审美意识史,它的任务是研究人类审美意识产生、发展、嬗变的历史。但是审美意识的表现形态是各种各样的,可以说它存在和体现于人类活动的一切形态中。从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实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华岗的美学思想
收藏 引用
《文史哲》1989年 第4期 35-38页
作者:周来祥 马龙潜 
华岗的美学思想,在他整个学术成就国并不居主要地位,但在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史上却应该有他的一页。华岗的美学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美学理论专著《美学论要》当中。这部著作是华岗在被幽禁的黑暗中,用自己的生命所点燃的美的火炬,表现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矛盾、冲突、激荡中追求着和谐
收藏 引用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1年 第2期 298-308,732-733页
作者:周来祥 朱玉杰(整理)不详 
周来祥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这篇文章是周来祥先生的学术自述。在这篇文章中,周来祥先生回顾了自己的求学和研究之路,并总结了自己在美学上的贡献,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美是和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是和谐——为《社会科学家》而作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家》1992年 第3期7卷 1-1页
作者:周来祥 
美是和谐。 美是感性与理性、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自由与必然的对立统一。 和谐的人,和谐的人生,和谐的自然,和谐的社会,和谐的艺术,和谐之光燭照着大千世界。 和谐、统一、均衡是相对的,分裂、对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古典美学和古典文艺理论的奠基石——论公孙尼子的《乐记》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1981年 第1期 62-74页
作者:周来祥 
《乐记》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间(年代问题将另文考证),在我国古典美学史和古典文艺理论史上占着重要的位置。先秦的美学主要是音乐美学,当时诗、文、画论还只有一些零星的(尽管可能是重要的)观点,只有以《乐记》为代表的乐论在我国古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