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周泉根"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可以兴”才“可以群”——论“京派”的美学救溺观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04年 第5期 47-50页
作者:周泉根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循着家国天下序列结缔而成的大一统板块结构的宗法社会已进入了它的凌汛期.它已不再是治乱循环中王朝迭代的历史动荡期,而是一个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面而本的过渡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孔门教《诗》与《诗》之属性嬗变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 第1期 117-122页
作者:周泉根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571158 
春秋后期,诗从坏乐之中蝉蜕而出,诗教变乐语之教为纯粹诗教,汇入既有之德义礼治的教育传统,从附庸走向独立。《诗》属性的这一历史性嬗替乃是籍孔门重置《诗》教目的而完成的。官学下移民间,孔子设计教育造士,立四教,分四科,观念重理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汉语体式与东方视野——商务印书馆新版《神曲》札记
收藏 引用
《中国图书评论》2021年 第9期44卷 54-58页
作者:周泉根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神曲》是意大利的,更是世界的,于是,自然也不能是外在于汉语的。如何给她塑一个得体的东方体式,百年来的译者们变着样儿地试手出新。而如何在东方文化语境中格义或领略这个纯西式的艺术风貌和文明传统,则不妨挥洒读者们所拥有的俯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周礼乐文明之诗乐关系辨
收藏 引用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 第2期26卷 73-76页
作者:周泉根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海南海口571158 
就西周礼乐文明中诗乐关系的认识,历来有两派,一派认为诗先于声乐、声乐迎合诗。另一派则认为声乐是诗的本,声乐在诗之前,诗要求合声乐。检索分析出土和传世文献,我们发现在《易》和《诗》的时代,较之于“诗”,“歌”更经常地代表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方作家论的几个阶段
收藏 引用
《新东方》2005年 第8期14卷 56-59页
作者:周泉根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一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M.H.艾布拉姆斯(***)在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个要素的著名观点,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艺术家、世界(自然、生活)、欣赏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1]艾氏对文学活动的分法为人们普遍接受,几成公认定理.用这种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用理性质疑理性——克隆技术与人类命运关系再思考
收藏 引用
《宜春学院学报》2004年 第1期26卷 26-29,121页
作者:周泉根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2 
科技是把双刃剑 ,滥觞于上世纪中叶的克隆技术象其他革命性的科技进步一样已然又一次造成了人类文明内部的严重紧张。也引发了国际国内大范围的反思与讨论。在对国内来自诸如科技界、伦理学界以及政策制定者等各方面激烈争鸣进行综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巴赫金“躯体理论”初探
收藏 引用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 第3期23卷 18-21,39页
作者:周泉根 秦勇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海南海口571158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北京100081 
巴赫金把躯体分为内在躯体与外在躯体。"我与他人"成为构建内在与外在躯体的重要参与因素。而在人与人的交往对话中,人群又共同构建了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巨大躯体"。躯体和物质世界具有天然的开放性的交换关系,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大学人文修养教育中的传统文化课
收藏 引用
《科教文汇》2013年 第23期 28-28,30页
作者:黄淑瑶 周泉根海南师范大学海南海口571158 
大学人文教育中传统文化课程不可缺失。在各大高校纷纷兴起的国学教研机构之际,我们也不无忧心地看到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混乱现状,普遍存在低俗化、功利化、巫术化的倾向。至少有以下原因:缺乏是宏观政策设计,精致媚俗的商业渗透和选修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