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周筱华"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呼兰河传》与萧红的“小说学”
收藏 引用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 第3期19卷 54-59页
作者:周筱华徽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萧红是一位“内观和自传体型的作家”,她的《呼兰河传》就是一部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和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木文作者根据《呼兰河传》对呼兰城这个病态社会的描绘及其“情感性重于形象性”的艺术特点,结合萧红的“小说学”,揭示了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再论张爱玲《传奇》的意象艺术
收藏 引用
《蒲峪学刊》1995年 第4期15卷 29-33页
作者:周筱华徽州师专中文系 
再论张爱玲《传奇》的意象艺术周筱华1意象乃是"意"与"象"的高度统一。这里的"象"是满蕴着作家情思的客观外在物象,被作者采撷,熔铸在作品中,具有一种视觉上的可感性,具有外在形态上的审美意义。在《活跃心灵的创造物--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徽戏与徽商
收藏 引用
《江淮论坛》2002年 第4期 126-128页
作者:周筱华安徽黄山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安徽黄山245000 
徽戏的发展与徽商有着密切联系。徽商为徽戏的兴盛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徽商的审美情趣影响着徽戏的思想和艺术。徽戏的诸腔杂奏、不断演变的特点,体现了徽商兼收并蓄、开放创新的风格;徽戏的追求排场豪、武艺高超等舞台表演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大徽班与京剧
收藏 引用
《黄山学院学报》2001年 第4期3卷 40-43页
作者:周筱华黄山高专中文系安徽黄山245021 
京剧是徽班在漫长的岁月中孕育而成的。乾隆55年(1790),四大徽班相继进京演出。四大徽班拥有一批“色艺最优”的演员,他们发展徽戏艺术的特点,博采众长,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在剧目改革、曲调声腔、演唱艺术、表演形式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现状与对策
收藏 引用
《黄山学院学报》2008年 第1期10卷 134-136页
作者:胡亮 周筱华黄山学院艺术系安徽黄山245041 
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现状不容乐观,还须从转换认识、组织领导、互联网等传媒的教育功能及师资队伍建设这几个方面来加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抒情创新派散文
收藏 引用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 第1期16卷 46-49页
作者:周筱华不详 
论抒情创新派散文周筱华在中国现代散文的园地里,三十年代的抒情创新派是一丛绮丽的奇葩。它超然于“论语派”和“新小品文派”的对立之外,孤芳自赏着。抒情创新派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艺术派别。他们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没有发表过共同的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学生为主体 探索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新思路
收藏 引用
《黄山学院学报》2005年 第5期7卷 105-106页
作者:周筱华黄山学院艺术系安徽黄山245021 
从“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原则出发,结合本学科教学特点,探讨了以学生为本,重在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审美价值的教学思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张爱玲小说的视觉意象
收藏 引用
《东疆学刊》2007年 第4期24卷 49-52页
作者:周筱华黄山学院艺术系安徽黄山245021 
张爱玲凭着灵敏的头脑和对于感觉快感的爱好,为中国现代文坛提供了别具一格的感官印象小说。从视觉意象角度,透过小说的构图、色调、色彩等审美表象,论析了张爱玲小说在人性挖掘,生存困境,悲剧意识等方面的内在意蕴,从而将西方现代主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创建循环经济体系 实现可持续发展
收藏 引用
《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 第2期8卷 94-96页
作者:周筱华 程秉国黄山学院艺术系安徽黄山245021 
探讨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传统制造业改造为产业生态链、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及宏观调控等方面,阐述了创建循环经济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国时期徽商与茶叶对外贸易
收藏 引用
《黄山学院学报》2009年 第4期11卷 24-27页
作者:周筱华 程秉国黄山学院艺术系安徽黄山245041 
民国时期徽商以实业救国为己任,由商业资本转向生产产业,创建了茶叶产业集群的组织架构、产品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和国际知名品牌"祁红"、"屯绿",拓展了徽州茶叶出口贸易的规模并创历史新高,创业模式实现成功转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