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唐存才"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戰國陶文藝術内涵芻議
收藏 引用
《书法研究》2024年 第2期 78-87,195页
作者:唐存才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人文學院 
戰國陶文是先秦時期列國陶器製造業中以古璽印抑印或以尖鋭物刻劃于陶器表面所産生的痕迹。論文通過對列國陶文及陶文拓本材料的疏理,詮釋列國陶文的主要種類與特徵。在此基礎上,對戰國陶文文字結構與綫條的藝術特色、陶文抑印的章法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雄浑天成 蕴藉金石--晏方师金石书画艺术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22年 第7期 106-110页
作者:唐存才不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沙孟海先生题晏方师印谱曰:“得然犀室指授,走安吉高浑一路,既有守,亦有为,范我驱驰,展卷色憙。”(童衍方编著《艺苑清赏》序言)此评语当时专指晏方师的篆刻艺术,但三十年后的今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金石得斋》序
收藏 引用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3年 第4期 50-57页
作者:唐存才上海 
马衡曰:“金石者,往古人类之遗文,或一切有意识之作品,赖金石或其他物质以直接流传至于今日者,皆是也。”自宋代欧阳修、赵明诚、薛尚功、王、洪适等学者以实践、理论在学术层面上构建了金石学,从而引发后世学者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研究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来楚生肖形印风管窥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7年 第8期 18-25页
作者:唐存才 
回望二十世纪艺林,来楚生是为数不多的集书画印三绝于一身的艺术大师,其中尤以篆刻独步海上,其篆刻得二吴(吴让之、吴昌硕)印风三昧,复上涉秦汉印章、两周古玺,形成浑厚朴茂,雄强豪迈,苍劲郁沉的独特面目,所钤朱泥而金石气跃然纸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士陵生平及艺术史料研究四则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6年 第2期 122-133页
作者:唐存才 
清光绪七年辛巳(一八八一)冬,黟山黄士陵南下广州,结识了吴大澂、张之洞、汪鸣銮、梁鼎芬等名士,受举荐赴北京国子监专修金石学科,由此涉猎两周秦汉吉金、六朝碑版,视野上的开阔直接导致黄士陵对篆刻艺术指导思想的思考,邓石如"印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金石寻源 黟山为宗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8年 第10期 150-151页
作者:唐存才西泠印社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文学院 
我的篆刻之路已悄然走过了四十余年,记得最早的篆刻临摹是从赵之谦印章开始的,逐渐从中了解赵之谦印风来自于邓石如、丁敬的皖浙两派以及对秦汉印典的继承。赵之谦作为海派绘画的鼻祖,其金石书法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亦为后世所重,而赵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战国陶文及其艺术内涵管窥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7年 第1期 192-196页
作者:唐存才 
先秦古文字以殷商甲骨文、两周青铜鼎彝铭文、简帛及官私玺印等文字为代表,其丰富多样的列国文字风格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最复杂的文字体系,正是基于古文字这种具有记事属性的符号体系的进步演变,成为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繁荣与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博采众长 自出机杼——来楚生篆刻艺术刍议
收藏 引用
《书法》2019年 第9期 51-56页
作者:童衍方 唐存才不详 
明清流派印发展到晚清民国,印林流派纷呈,印家独树一帜,一家有一家之法度,个人鲜明的风格似乎成为那一时代艺术最大的特征。民国之后的海上印坛,来楚生的印风可谓熠熠生辉,无论如何也不会淹没在当时众多璀璨的星辰中,令人一望便知,一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战国陶文鉴赏(三)
收藏 引用
《书法》2019年 第3期 202-203页
作者:唐存才不详 
中蒦阳里渐此陶文传出临淄齐故城遗址,"中蒦阳"隶属于齐故城"蒦阳"制陶工坊,陶器饰细绳纹,朱文抑印尺寸:3厘米见方,释文:"中蒦阳里渐",未见著录。"渐"字水旁下置,古时此篆法多见。"中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铜印》刍议
收藏 引用
《书法》2013年 第4期 74-75页
作者:唐存才 
印集为谱,始于宋朝,据载宋杨克一辑、宋张耒为序的《集古印格》为中国最早出现的玺印汇录,惜今已佚。①至明代隆庆六年(一五七二),上海顾从德以家藏印玺托太原王常幼安钤拓集成《集古印谱》二十部,这是史上首次以传世的秦汉时期原印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